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为难(為難)  拼音:wéi nán
1.对不易解决的事,感到苦恼。《红楼梦》第四二回:「我又不会这工细楼台,又不会画人物,又不好驳回,正为这个为难呢。」《文明小史》第二四回:「那知这位王太史的时务,是要本子上誊写下来的,凭空要他出题目,就著实为难。」
2.作对、刁难、让人难堪。《孔丛子。对魏王》:「欲规霸王之业,与众大国为难,而行酷刑以惧远近,国内之民将叛,四方之士不至,此乃亡国之道。」《老残游记》第二回:「你道铁公是谁?就是明初与燕王为难的那位铁铉。」
《国语辞典》:不为难(不为难)  拼音:bù wéi nán
1.不让人难堪。如:「这点小事,你放心,我不为难你!」
2.没有困难。如:「对做事按部就班的人来说,此等小事一点也不为难。」
《国语辞典》:两处为难(两处为难)  拼音:liǎng chù wéi nán
左右为难,不知所措。如:「到底是继续升学呢?还是立刻就业呢?真是令我两处为难。」《红楼梦》第一五回:「张家正无计策,两处为难。」
《国语辞典》:为难之处(为难之处)  拼音:wéi nán zhī chù
感到难以应付的地方。如:「他对这件事应该表示意见却不作声,必有为难之处,你就不要再为难他了。」
分类:应付
《國語辭典》:左右为难(左右為難)  拼音:zuǒ yòu wéi nán
处境难堪,无所适从。《红楼梦》第一二○回:「千思万想,左右为难。」《文明小史》第五回:「真正弄得他左右为难,进退维谷,心上又气又急。」也作「左右两难」。
《漢語大詞典》:进退为难(進退爲難)
见“ 进退两难 ”。
《國語辭典》:进退两难(進退兩難)  拼音:jìn tuì liǎng nán
前进不了,又后退不得。形容处境困窘。《三国演义》第六五回:「今马超正在进退两难之际,亮凭三寸不烂之舌,亲往超寨,说马超来降。」《西游记》第二一回:「呆子又不敢上他门,又没人看守马匹、行李,果是进退两难,怆惶不已。」
《國語辭典》:作难(作難)  拼音:zuò nán
1.与人刁难。《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还是你故意作难,不肯总成我这桩美事。」
2.感觉为难、受窘。《儒林外史》第三回:「胡屠户作难道:『虽然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张金凤更是万分的作难。」
《漢語大詞典》:疑难(疑難)
(1).猜疑刁难。 汉 牟融 《理惑论》:“弟为逆贼所害,骨肉之痛,愤发肝心,当遣 刘都尉 行,恐外界疑难,行人不通。” 清 吴敏树 《先考行状》:“某某婚丧不举,往贷於先生,必得所求焉,不以其贫故疑难之也。”
(2).怀疑责难。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乃蒙殿下以此疑难,益令我对苍天而生愧,对祖父而流涕也。”
《漢語大詞典》:犯难(犯難)
发生困难;为难。 刘绍棠 《青枝绿叶》:“ 春果 ,你知道我日子不富裕,这些人的工钱真掏不起,青黄不接,管饭都犯难。”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八:“放他回去,交给咱们老百姓,要再有不是,再来整他,也不犯难。”
分類:困难为难
《國語辭典》:遭难(遭難)  拼音:zāo nàn
遭遇灾难。《淮南子。人间》:「凡有道者,应卒而不乏,遭难而能免。」《薛仁贵征辽事略》:「勿为私隙,陛下起兵征辽,军民遭难。」
《國語辭典》:困窘  拼音:kùn jiǒng
1.贫困窘迫。如:「生活困窘」。《庄子。列禦寇》:「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
2.为难,感到难办。如:「你这么殷勤客套,反而令我感到困窘。」
《國語辭典》:碍难(礙難)  拼音:ài nán
1.不能、很难。如:「碍难从命」、「碍难同意」。
2.天津等地方言。指为难。
《國語辭典》:作瘪子(作癟子)  拼音:zuō biě zi
受挫折、碰钉子。如:「你的好意他是不会领情的,别去作瘪子。」也作「碰钉子」。
《國語辭典》:过不去(過不去)  拼音:guò bù qù
1.有所阻碍而无法通行。如:「十字路口发生车祸,阻塞道路,车辆都过不去。」
2.为难、刁难。《红楼梦》第八三回:「他句句劝你,你却句句怄他。你有什么过不去,不要寻他,勒死我倒也是稀松的。」
3.歉疚、抱歉。《红楼梦》第六七回:「黛玉见宝玉如此,自己心里倒过不去。」
《國語辭典》:难为(難為)  拼音:nán wéi
1.不容易做好。《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2.责备别人或使人为难。《文明小史》第九回:「人都好好的在我这里,一点没有难为他。」
3.幸亏、多亏,有嘉勉的意味。《红楼梦》第六四回:「这真难为你想的到。只是也不可过于赶,热著了倒是大事。」
4.谢人费事或安慰人受委屈的客套话。《红楼梦》第四五回:「难为你。误了你发财,冒雨送来。」
5.糟蹋。《醒世恒言。卷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是火,都要你烧。若是难为了柴,老娘却要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