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1,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式叉摩那
自叹不如
巴特那
萨克号
萨克管
僧伽胝
《国语辞典》:式叉摩那  拼音:shì chā mó nà
年满十八岁的沙弥尼,到满二十岁受具足戒成为比丘尼之前,要受六法,此时就称为「式叉摩那」。为梵语śikṣamāṇā的音译。《四分律》卷二七:「彼比丘尼取他依,著不语主,入村乞食者波逸提,比丘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或意译为「学法女」、「学戒女」、「正学女」。
《国语辞典》:自叹不如(自叹不如)  拼音:zì tàn bù rú
自认为比不上。如:「他年纪虽轻,却拥有一手令人自叹不如的高超厨艺。」
《国语辞典》:巴特那  拼音:bā tè nà
Patna
城市名。位于印度东北部,濒临恒河。为比哈尔邦的首府、恒河中游农产品的集散中心,也是铁路、航空的要站。水陆交通便利,有机械、药品等工业。也称为「华氏城」。
《国语辞典》:萨克号(萨克号)  拼音:sà kè hào
乐器名。为比利时人阿多非。萨克斯发明的乐器。由弯曲成椭圆形的金属吹管及喇叭的末端所组成,属管乐器。萨克号音域广,音量大,音色深厚,为铜管乐队演奏时不可或缺的要角。
《国语辞典》:萨克管(萨克管)  拼音:sà kè guǎn
乐器名。为比利时人阿多非。萨克斯在西元一八○四年左右发明。以圆锥形弯曲的金属管制成,管键上有二十或二十以上的开孔,属管乐器。利用吹气时簧片的振动引起管内空气的振动,配合开孔的开合,可吹出不同的音调。音色丰富而宽广,最早于军乐队中使用,后亦广泛引用于一般演奏中。也称为「萨克斯风」。
《漢語大詞典》:僧伽胝
僧佛大衣名。为比丘所服“三衣”之一种。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缚喝国:“ 如来 以僧伽胝方叠布下,次下鬱多罗僧,次僧却崎。”自注:“旧曰僧伽梨,讹也。”详“ 僧伽梨 ”。
《漢語大詞典》:僧伽梨
亦作“ 僧迦梨 ”。亦作“ 僧伽棃 ”。 梵语的译音。僧佛大衣名。为比丘所服“三衣”之一种。长阿含经·游行经中:“尔时世尊自四牒僧伽梨偃右脇,如 师子王 累足而卧。”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宋云惠生使西域:“初, 如来 在 乌塲国 行化,龙王瞋怒,兴大风雨,佛僧迦梨表里通湿。” 周祖谟 校释:“僧迦梨者,沙门之法服,即复衣也。由肩至膝束於腰间。《西域记》南海寄归内法传作‘僧迦胝’,同。”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復告 迦叶 ,吾将金缕僧迦棃衣,传付於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