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为情(爲情)
(1).做情。 唐 杜甫 《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诗:“哀年病秪瘦,长夏想为情。” 王嗣奭 释:“为情,犹俗云做情。”
(2).酬答,酬报。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我将来再为情罢。”《玉娇梨》第十三回:“舍亲无以为情,要做一架锦屏送他。”
《國語辭典》:难为情(難為情)  拼音:nán wéi qíng
1.羞惭,没有面子。晋。石崇〈王明君辞〉:「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文明小史》第四三回:「藩台恐怕拆散场子,大家难为情,忙喝一声道:『不准笑!』」也作「难以为情」。
2.人情上说不过去。《文明小史》第一七回:「如今久别相逢,难为情见面就抬杠,只得趁势打住话头,另谈别事。」
《國語辭典》:难以为情(難以為情)  拼音:nán yǐ wéi qíng
羞惭、不好意思。《文明小史》第一三回:「现在没别法,只好由我们公摊八千银子送给他老人家去用,要他老人家当当,总难以为情的。」也作「难为情」。
《国语辞典》:为情造文(为情造文)  拼音:wèi qíng zào wén
出自真情实意,发而为文。见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情釆》。相对于为文造情而言。
分类:出自为文
《漢語大詞典》:难乎为情(難乎爲情)
见“ 难以为情 ”。
《國語辭典》:难以为情(難以為情)  拼音:nán yǐ wéi qíng
羞惭、不好意思。《文明小史》第一三回:「现在没别法,只好由我们公摊八千银子送给他老人家去用,要他老人家当当,总难以为情的。」也作「难为情」。
《國語辭典》:难以为情(難以為情)  拼音:nán yǐ wéi qíng
羞惭、不好意思。《文明小史》第一三回:「现在没别法,只好由我们公摊八千银子送给他老人家去用,要他老人家当当,总难以为情的。」也作「难为情」。
《漢語大詞典》:礼为情貌(禮爲情貌)
意谓一个人的礼仪容止为内心的显现。情,情意;貌,容仪。貌和情互为表里。韩非子·解老:“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 晋 阮侃 《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 周公 有请命之事, 仲尼 非 子路 之祷。今钧圣而钧疾,何事不同也?故知臣子之情,尽斯心而已。所谓礼为情貌者耳。”
《國語辭典》:义气(義氣)  拼音:yì qì
彰显道义的气概。《三国演义》第二四回:「云长义气深重,必不肯降。」《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像长兄有这样品貌材艺,又有这般义气肝胆,正该出来替朝廷效力。」
《漢語大詞典》:无感(無感)
无憾。感,“ 憾 ”的古字。逸周书·大戒:“使众之道,抚之以惠,内姓无感,外姓无讁。” 孔晁 注:“感,古憾字。”
不为情感所动;没有感触。《文选·嵇康〈养生论〉》:“爱憎不栖於情,忧喜不留於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 张铣 注:“无感,谓哀乐不能在怀也。”晋书·王坦之传:“﹝ 坦之 ﹞著《废庄论》曰:‘……夫独构之唱,唱虚而莫和;无感之作,义偏而用寡。’”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四:“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躑躅不敢言。”
《國語辭典》:䜣合(訢合)  拼音:xī hé
感通。《礼记。乐记》:「天地䜣合,阴阳相得。」
《国语辞典》:时间艺术(时间艺术)  拼音:shí jiān yì shù
基于时间感觉而成立的艺术,特徵为情节、动作的持续性。相对于空间艺术而言。如音乐、诗文等。
《国语辞典》:相拥而泣(相拥而泣)  拼音:xiāng yǒng ér qì
因为情绪激动而互相拥抱哭泣。如:「台风灾民一见到亲人,不禁相拥而泣。」
《國語辭典》:魂不附体(魂不附體)  拼音:hún bù fù tǐ
灵魂脱离肉体。形容惊吓过度而心不自主。《三国演义》第八回:「不多时,侍从将一红盘,托张温头入献。百官魂不附体。」《初刻拍案惊奇》卷三:「猛见他抬起头来,东山仔细一看,吓得魂不附体,只叫得苦。」
《漢語大詞典》:实逼处此(實偪處此)
左传·隐公十一年:“无滋他族,实偪处此,以与我 郑国 争此土也。”本意为迫于形势而占有此地。后用以表示为情势所迫,不得不如此。 严复 《原强续篇》:“ 英 固西洋之倡国也,其民沉质简毅,持公道,保盛图,而不急为翕翕热者,故其中 倭 忌也尤深,而 俄 则亦实偪处此者也。”
《國語辭典》:木石心肠(木石心腸)  拼音:mù shí xīn cháng
像木石一般的心肠。比喻心肠冷硬无情。如:「看到这样舍身救人的情事,即使是木石心肠的人,也深受感动。」清。洪楝园《后南柯。辞职》:「虽木石心肠,亦为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