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踢串
古代服饰。一种束腰的带子,在肚子前成丁字形,竖的一条垂于裆下,可以踢起,故名。《水浒传》第五六回:“下面一箇婭嬛上来,就侧手春臺上摺了一领紫綉围领,又摺一领宫緑衬裡袄子,并下面五色花綉踢串。”《水浒传》第七二回:“ 柴进 慌忙去了巾幘、衣服、靴袜,却脱下 王班直 身上锦袄、踢串、鞋胯之类,从头穿了。”
《高级汉语词典》:羊肉串  拼音:yáng ròu chuàn
用洋葱、蕃茄或其它蔬莱与腌泡过的方块肉(如羔羊肉),尤其是放在串肉扦上者
《漢語大詞典》:一长串(一長串)
一个接一个连成长串。 沙汀 《记贺龙》:“我们觉得摆在 贺龙 同志和其他战友面前的,将是一长串艰苦困难的日子。” 杨朔 《晚潮急》:“我的眼前幻出一长串赤身露体的黑人,戴着镣铐,被人强把他们跟自己的家庭骨肉撕开,赶往不可知的命运里去。”
分類:成长
《漢語大詞典》:一溜串儿(一溜串兒)
一长串。儿女英雄传第四回:“看了看原来是一溜串儿瞎子。”
《國語辭典》:一连串(一連串)  拼音:yī lián chuàn
连续不断。《文明小史》第五一回:「看见了许多外国人履声橐橐的一连串来了。」
《漢語大詞典》:一大串
(1).犹言一大挂。形容成串的东西。如:一大串葡萄。
(2).形容数量多。 刘宾雁 《在桥梁工地上》三:“六月里, 曾刚 竟给工程局局长写了一封长信,里面提了一大串建议。”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七章一:“他有气无力,没精打采,慢慢的接着说一大串。” 王杏元 《天板蓝蓝》一:“可是他从来没有富裕过,原因是儿女一大串,加上一对老父母张口等着吃饭。”
《國語辭典》:一串骊珠(一串驪珠)  拼音:yī chuàn lí zhū
骊珠,相传出自骊龙颌下的珍珠。一串骊珠比喻歌声圆润有如成串的珍珠。清。洪升《长生殿》第三八出:「恰便似一串骊珠声和韵閒,恰便似莺与燕弄关关。」
《漢語大詞典》:一串铃(一串鈴)
明 代一种役银的上解办法。要点是统一征收,分项上解。明史·食货志二:“时又有纲银、一串铃诸法。纲银者,举民间应役岁费,丁四粮六总徵之,易知而不繁,犹网之有纲也。一串铃,则伙收分解法也。”解,上缴。
《漢語大詞典》:闲串(閒串)
亦作“闲串”。
(1).犹闲逛。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寻梦》:“娘回转,幽闺窣地教人见,那些儿閒串?” 欧阳山 《高干大》第十五章:“这一天下午, 高生亮 正在明渠到 李家园子 一带的河边闲串,无意中碰见 豹子沟 的农民,他的老朋友 曹玉喜 。”
(2).指无事串门。 柳青 《狠透铁》:“我今儿来闲串,没事。”
《国语辞典》:串秧儿(串秧儿)  拼音:chuàn yāng ér
不同品种而相互杂交所生成的变种动、植物。后亦用来作为骂人的话,犹言杂种。如:「你这没人性的串秧儿,这种丧尽天良的事也做得出来。」
《国语辞典》:不上串  拼音:bù shàng chuàn
不成材料。比喻品性不端的人。《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一一回:「门里闪出一个不稂不莠,不三不四,不上串的瘌痢头来。」
《国语辞典》:印串  拼音:yìn chuàn
收据。《活地狱》第一三回:「乡下人完钱粮,有几个自己拿了钱上城的,无非交到地保那里,由地保代为交纳,掣了印串回来,一一的分给他们以为凭證。」
分类:收据
《国语辞典》:大会串(大会串)  拼音:dà huì chuàn
很多人为从事某种活动而聚集在一起。如:「今天这个活动,可说是老少大会串,大家都玩得很尽兴。」
《漢語大詞典》:走街串巷
走遍城市的大街小巷或各个角落。例如:小贩们走街串巷,到处叫卖。
《漢語大詞典》:足串
旧时以制钱一百文为一串,足串谓十足一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