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上党屯留人,字君长。习欧阳《尚书》。初为郡功曹,刘玄时官尚书仆射,行大将军事。光武即位,拜谏议大夫,以功封关内侯,为司隶校尉。以事劾帝叔父赵王刘良,朝廷肃然。出为东海相,终兖州牧。
全后汉文·卷十七
永,字君长,上党屯留人,司隶校尉鲍宣子。为郡功曹。莽时举秀才,不应。更始二年,征再迁尚书仆射,行大将军事,持节安集河东并州朔部,封中阳侯。更始败殁,为发丧。罢兵来降,拜谏议大夫,出为鲁郡太守,封关内侯,迁扬州牧。母忧去官。建武十一年,征为司录校尉。十五年,迁东海相,拜兖州牧,卒官。
王圭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平江路常熟人,字君璋,号中阳老人。被征为辰州同知,不赴。隐于虞山,善鼓琴,工画。有《泰定养生论》、《原道集》、《山居幽兴集》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平江吴县人,名圭,字均章,号中阳老人。生元盛时,年四十,弃官归隐虞山下。慕丹术,精于医。有《泰定养生主论》。

人物简介

维基
舒应龙(1541年—1615年),字时见,号中阳,广西柳州府宾州人,桂林府全州民籍。广西乡试第十三名举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式壬戌科三甲第四十六名进士,授广东东莞县知县。历官陕西按察使,福建右布政使,转左布政使。累官至南京工部尚书,改南京兵部尚书。万历二十年(1592),召入京,加工部尚书,总理河道,不久,回工部管事,加太子太保。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革职为民。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起为兵部尚书,协理京营戎政,致仕归,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卒,年七十五岁。

人物简介

维基
陆彦桢,字以宁,号中阳,南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人。早慧,年十六即补博士弟子员,却困于科场约三十年,至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方登进士第,官至南京吏部考功司主事。卒年五十,祀乡贤。
吴炜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莱芜人,字中阳,号瞻城。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归德府推官,以刚直触怒巡按御史,被劾,调镇江。累官肃州兵备副使,令将校不得裁扣经费,军人皆喜。分巡大同。忤大珰,为所中,解官归。
维基
吴炜,山东济南府泰安州莱芜县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山东乡试四十二名举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联捷戊戌科进士,任归德、镇江二府推官,擢户部主事,升郎中,管密云粮储,转河南守道参议。天启元年(1621年),升湖广按察副使,调肃州兵备副使,七年升靖虏兵粮道陕西右参政。崇祯时,补山西守宁道副使,崇祀乡贤。
《骈字类编》:中阳(中阳)
史记秦本纪昭襄二十二年与赵王会中阳又又燕世家武成王七年齐田单伐我拔中阳 赵世家十年秦取我西都及中阳邑汉书地理志西河郡县中阳
又高帝纪高祖沛丰 中阳里人也 后汉书鲍永传更始二年徵再迁尚书仆射行大将军事持节将兵安集河东并州朔部得自置偏裨辄行军法永至河东因击青犊大破之更始封为中阳侯垂晋书凉武昭王传论中阳勃兴资豢龙之搆趾景亳 统本吞燕之开基闻陈书徐陵传逮乎中阳受命天下同规巡省诸华无 幽辱 竹书纪年显王十五年东周与郑高都郑釐侯来朝中阳曰水经注河水又南过中阳县西
又魏城有七门南 凤阳门中曰中阳门次曰广阳门东曰达春门北曰广德门次曰厩门西曰金明门
又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注杨泉物理论云北极天之中阳气之北极也极南为太阳极北为太阴日月五星行太阴则无光行太阳则能照故为昏明寒暑之限极也
分类:中阳
《漢語大詞典》:太蔟
亦作“ 太簇 ”。
(1).十二律中阳律的第二律。国语·周语下:“二曰太蔟,所以金奏赞阳出滞也。”《淮南子·时则训》:“律中太蔟,其数八。” 清 黄宗羲 《答刘伯绳问律吕》:“太簇长八寸,积六百四十八分。”
(2).古人将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太蔟配正月,因以为农历正月的别名。吕氏春秋·音律:“太蔟之月,阳气始生,草木繁动。” 高诱 注:“太蔟,正月。”
《漢語大詞典》:中乡(中鄉)
(1).乡中。
(2).指 中阳里 。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沉迹 中乡 ,飞名帝録。” 李善 注:“ 中乡 ,即 中阳里 也,汉书曰: 高祖 , 中阳里 人。”
分類:乡中中阳
《漢語大詞典》:筮盍
《易经》中阳卦名“噬嗑”,离上震下。象征市集聚合天下货物以交易。《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太和市联升社学序》:“且自太平之世,设市以通有无,和气之区,藉商以资交易,此各得其所,《易经》所以占‘筮盍’也。”参见“ 噬嗑 ”。
《漢語大詞典》:噬嗑
卦名。六十四卦之一。震下离上。谓颐中有物,啮而合之。象征以刑法治国。亦象征市集聚合天下货物以交易。易·繫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王弼 注:“噬嗑,合也。市人之所聚,异方之所合,设法以合物,噬嗑之义也。” 孔颖达 疏:“日中为市,聚合天下之货,设法以合物,取於噬嗑,象物噬啮乃得通也。” 唐 陈子昂 《汉州雒县令张君吏人颂德碑》:“公阜其货财,交易復通,日中噬嗑,人得其利矣。”
《漢語大詞典》:泰蔟
即太蔟。十二律中阳律的第二律。史记·律书:“正月也,律中泰蔟。泰蔟者,言万物蔟生也,故曰泰蔟。其於十二子为寅。”汉书·律历志上作“太族”。参见“ 太蔟 ”。
《漢語大詞典》:太蔟
亦作“ 太簇 ”。
(1).十二律中阳律的第二律。国语·周语下:“二曰太蔟,所以金奏赞阳出滞也。”《淮南子·时则训》:“律中太蔟,其数八。” 清 黄宗羲 《答刘伯绳问律吕》:“太簇长八寸,积六百四十八分。”
(2).古人将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太蔟配正月,因以为农历正月的别名。吕氏春秋·音律:“太蔟之月,阳气始生,草木繁动。” 高诱 注:“太蔟,正月。”
《国语辞典》:无光带(无光带)  拼音:wú guāng dài
在海洋或湖泊中阳光无法透射、光合作用不能进行的水层。约在水深二百公尺以下,视水中的能见度而异。
中阳院
【佛学大辞典】
(界名)此天位于欲色二界之中间,在兜率天之侧。中有灵所台。台有树,二月开花,七日七夜落,八月七日果成。此天冥众,相集彼岸会时商量各帐簿,八度校之,三度覆之,押捺治定再治之印,以判定众生善恶之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