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干 → 乾干”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陕西渭南人,字思敦。南居业弟。天启二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擢詹事府詹事,仍管国子监事,拜经筵日讲。卒,赠礼部侍郎。孝友温恭,扶危济困,人归义焉。有《通修堂集》。
维基
南居仁(16世纪—17世纪),字思敦,号中干,陕西西安府华州渭南县人。南居仁是万历八年进士南企仲的次子,天启元年(1621年)中举人,二年(1622年)联捷进士,获授庶吉士,五年(1625年)任编修,与周延儒充任实录纂修官。其后南居仁历任中允、谕德、国子监祭酒;河南失守,他上疏慎选师儒、发明节义,在召对时直陈其事。升任詹事府詹事后仍管国子监事、并侍经筵,死后追赠礼部侍郎。南居仁待人孝友恭敬,有事会扶危济困,人们都附归仁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陕西洋县人,字一山。嘉庆六年进士,官内阁中书。有《赐葛堂集》。
维基
岳震川(1755年—1814年),字中干,号一山,今陕西省汉中市洋县东韩村人,祖籍河南,进士出身。乾隆二十年(1755年),出生于洋县东韩村。乾隆三十七年至四十年,就读于关中书院,师从戴元嘉。嘉庆六年(1801年),登进士,授内阁中书。嘉庆八年,受方葆岩之请、叶健庵之约、任关中书院讲席。嘉庆十三年,应叶健庵之请,由洋州至金州,任关南书院讲席。嘉庆十九年六月,去世,葬陕西洋县谢村镇岳家巷。
《骈字类编》:中乾
左传步扬御戎家仆徒为右乘小驷郑入也庆郑曰古者大事必乘其产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唯所纳之无不如志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将与人易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偾兴外彊中乾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弗听注外有强形而内实乾竭 甘泽谣许云封乐工之笛者贞元初韦应物自兰台郎出为和州舟泊灵璧驿忽闻云封笛声酷似天宝中梨园法曲李谟所吹者遂召云封问之乃李谟外孙也韦公曰我有乳母之子尝授笛李供奉旧吹之曲即李所赐也遂囊出旧笛云封抚而视之曰信是佳笛但非外祖所吹者乃谓韦公曰竹生云梦之南以今年七月望前生明年七月望前伐过期不伐则其音实未期而伐则其音汎浮者外泽中乾乾者受气不全遇至音必破韦公曰欲旌汝鉴笛破无伤云封乃奏笛六州遍一叠未尽騞然中裂公惊叹久之
《漢語大詞典》:中干
中型的盾。
分類:中干中型
《漢語大詞典》:外强中干(外强中乾,外彊中乾)
谓貌似强大,实质虚弱。左传·僖公十五年:“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僨兴,外彊中乾。” 唐 柳宗元 《愈膏肓疾赋》:“肤腠营胃,外彊中乾。精气内伤,神沮脉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他一向手笔大,不解理财之法,今番再乾掉了几万,虽不至于像从前吃尽当光光景,然而不免有点外彊中乾了。” 朱自清 《历史在战斗中》:“那拥抱过去的人虽不一定‘苍白无力’,可也不免外强中干--外强是自大,中干是自卑。”
《漢語大詞典》:外彊中乾
亦作“外强中乾”。 谓貌似强大,实质虚弱。左传·僖公十五年:“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僨兴,外彊中乾。” 唐 柳宗元 《愈膏肓疾赋》:“肤腠营胃,外彊中乾。精气内伤,神沮脉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他一向手笔大,不解理财之法,今番再乾掉了几万,虽不至于像从前吃尽当光光景,然而不免有点外彊中乾了。” 朱自清 《历史在战斗中》:“那拥抱过去的人虽不一定‘苍白无力’,可也不免外强中干--外强是自大,中干是自卑。”
《国语辞典》:外强中乾(外强中乾)  拼音:wài qiáng zhōng gān
外表看似强壮,内实虚弱乾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他一向手笔大,不解理财之法,今番再干掉了几万,虽不至于像从前吃尽当光光景,然而不免有点外强中乾了。」也作「外彊中乾」。
《漢語大詞典》:中制
(1).中等规格。周礼·考工记·弓人:“弓长六尺有六寸,谓之上制,上士服之;弓长六尺有三寸,谓之中制,中士服之;弓长六尺,谓之下制,下士服之。” 郑玄 注:“人各以其形貌大小服其弓。” 贾公彦 疏:“此以弓有长短三等,人亦有长短三等而言,取其弓与人相称之事。”
(2).合乎中庸之道的典章、制度。《汉书·董仲舒传》:“ 孔子 曰:‘奢则不逊,俭则固。’俭非圣人之中制也。”新唐书·儒学传中·王元感:“故先王立其中制,使情文两称,是以祥则縞带素紕,禫则无不佩。” 宋 苏辙 《辞户部侍郎札子》:“方欲酌今昔之中制,采吏民之公言。”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一》:“圣人治天下……必将有以合乎人情之所宜。是故中制者,圣人之法也。”
(3).谓从中干预。宋史·岳飞传:“帝答曰:‘有臣如此,顾復何忧,进止之机,朕不中制。’” 明 张居正 《答郭华溪》:“一切剿处事宜,公所画俱当,惟公自裁,便宜行之,不敢中制。”
《漢語大詞典》:亲事官(親事官)
唐 代官名,在政府部门中干办具体事务。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二:“省寺所用使令者,名亲事官,自 唐 已有之。按, 唐 王守澄 奏:‘宰相 宋申锡 、亲事官 王师文 等,同谋反逆。’”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亲事官闻之,白伯父曰:‘夫人请吏部。’”亦省称“ 亲事 ”。通典·职官十七:“又有亲事帐内。”原注:“六品七品子为亲事,八品九品子为帐内,限年十八以上举诸州,共率万人为之。” 唐 韩翃 《赠兖州孟都督》:“少年亲事冠军侯,中岁仍迁北 兖州 。”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五年:“上命 守澄 捕 豆卢著 所告十六宅宫市品官 晏敬则 及 申锡 亲事 王师文 等,於禁中鞫之。” 胡三省 注:“亲事,常在左右者,今宰执侍从,犹有亲事官。”
《漢語大詞典》:鬼捣(鬼搗)
谓暗中干见不得人的勾当。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十二:“在 李如珍 那里住了一夜,跟 小毛 他们鬼捣了个申明状就走了。”
《國語辭典》:阴谋诡计(陰謀詭計)  拼音:yīn móu guǐ jì
暗中策划做坏事。如:「他阴谋诡计,企图独吞公司资产,后来行迹败露,被人察觉。」
《国语辞典》:挡横儿(挡横儿)  拼音:dǎng hèng ér
1.替人抵禦、强暴。如:「这次还好有他出面挡横儿,事情才能摆平。」
2.从中干涉、拦阻。如:「这件事请你别在这儿挡横儿了。」
《漢語大詞典》:黑腥事
暗中干的残忍勾当。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有的人骂 杜善人 道:‘你干过多少黑腥事呀?’”
《國語辭典》:东偷西摸(東偷西摸)  拼音:dōng tōu xī mō
暗中做不正当的事情。《孽海花》第三○回:「况金雯青也是风流班首,难道不会对她陪小心说矮话吗?她还是馋嘴猫儿似的东偷西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