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淹中学
 
淹中术


《汉书》卷三十《艺文志》
「礼古经者,出于鲁淹中。」三国魏·苏林注:「里名也。」
《梁书》卷二十五《徐勉传》
上修五礼表曰:「……淄上淹中之儒,连踪继轨;负笈怀铅之彦,匪旦伊夕。」

例句

废忘淹中学,迟回谷口耕。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学谢淹中术,诗无邺下名。 皇甫冉 闲居作

《國語辭典》:中学(中學)  拼音:zhōng xué
1.清末到五四运动前后对中国传统学术的称呼。《文明小史》第四六回:「但是劳航芥平日佩服他中学淹深,他也佩服劳航芥西文渊博。」
2.实施中等教育的学校,程度在小学与大学之间。
《漢語大詞典》:区中学(區中學)
世俗的学问。 唐 无可 《秋暮与文士集宿姚端公所居》诗:“独寡区中学,空论树下禪。”
分類:世俗学问
《漢語大詞典》: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
群众性体育组织。1973年成立。次年加入国际中学生体育联合会。主要活动有:组织全国性中学生的体育竞赛,参与国际中学生的体育竞赛,进行体育科学研究等。会址设在北京。
《漢語大詞典》:中学生守则
中国中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1981年8月正式颁布。共十条: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准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二、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三、专心听讲,勤于思考,认真完成作业。四、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有益的文娱活动。五、积极参加劳动,爱惜劳动成果。六、生活俭朴,讲究卫生,不吸烟,不喝酒,不随地吐痰。七、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国家法令。八、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不骂人,不打架。九、热爱集体,爱护公物,不做对人民有害的事。十、诚实谦虚,有错就改。
《高级汉语词典》:中学生  拼音:zhōng xué shēng
在中学读书的学生
分类:中学生
《国语辞典》:国民中学(国民中学)  拼音:guó mín zhōng xué
我国实施后三年国民义务教育的学校。原称为初级中学,民国五十七年义务教育实施后,改称为国民中学。简称为「国中」。
《国语辞典》:空中学校(空中学校)  拼音:kōng zhōng xué xiào
利用电视教学、广播教学为主,函授教学、面授教学为辅的学校。台湾目前设有空中大学、空中商专、空中专校(行政科)。
《漢語大詞典》:工农速成中学(工農速成中學)
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在一定时期内为培养工农及工农干部,使他们迅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设立的学校。我国于1950年创立。修业期限三年。毕业后,经考试可升入各种高等学校。自1955年秋季起停止招生。
《國語辭典》:高级中学(高級中學)  拼音:gāo jí zhōng xué
实施后期中等教育的学校,招收国民中学毕业学生,以培养学生研究高深学术及学习专门知识的基本能力,奠定其接受高等教育的基础。为《高级中等教育法》中的高级中等学校类型之一。简称为「高中」。
《國語辭典》:初级中学(初級中學)  拼音:chū jí zhōng xué
旧制小学毕业后所升入的学校,修业期限为三年。今改为国民中学,属义务教育。简称为「初中」。
《漢語大詞典》:公学(公學)
原指 英国 为贵族子女开设的一种私立寄宿中学。著名的有伊顿公学、哈罗公学等。鸦片战争后我国一些由教会或公私团体办的学校亦称公学,如创设于 上海 的徐汇公学、南洋公学等。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亦有公学,则是培养干部的一种学校,如1937年成立于 延安 的陕北公学。
《国语辞典》:女中  拼音:nǚ zhōng
女子中学或女子高级中学。如:「她自国小毕业后一路念女中上来,所以刚上大学还不习惯与异性相处。」
《國語辭典》:专修(專修)  拼音:zhuān xiū
精修,专门修理。如:「这家电器行专修冷气、冰箱和电视等家电用品。」
《国语辞典》:健行  拼音:jiàn xíng
以徒步方式,到郊外旅游的活动。此种活动起源于西元一九○一年德国费施尔中学,后流行于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