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41,分57页显示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6  27  28  2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寒泄
悍气
肝气
风恙
伏脉
活血
补气
赤风
白浊
发表
肾气
痰饮
铜精
桃胶
留瘦
《漢語大詞典》:寒泄
中医病名。因寒邪客肠胃所致,症见肠鸣腹痛,便泻稀水等。汉书·赵充国传:“其秋, 充国 病,上赐书曰:‘制詔后将军:闻苦脚脛、寒泄,将军年老加疾,一朝之变不可讳,朕甚忧之。’” 颜师古 注:“寒泄,下利也。”
《漢語大詞典》:悍气(悍氣)
中医用语。谓浮盛之气。《素问·痹论》:“卫者,水穀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脉也。” 王冰 注:“悍气,浮盛之气也。”
《國語辭典》:肝气(肝氣)  拼音:gān qi
1.中医上称胸膈痛闷等病为「肝气」。
2.怒气。如:「你可别动肝气喔!我最怕得罪你了!」
《漢語大詞典》:风恙
中医学谓由感受风邪而引起的种种疾病。 宋 王禹偁 《监察御史朱府君墓志铭》:“公微得风恙,求判 西京 留臺,遂兼商税事。”宋史·李昌龄传:“丁外艰,起復,奉朝请,以风恙求领小郡。”
《漢語大詞典》:伏脉(伏脈)
(1).指文章中前后照应的线索。 林纾 《译〈块肉余生述〉序》:“ 迭更司 他著……终不如此书伏脉至细,一语必寓微旨,一事必种远因,手写是间,而全局应有之人,逐处涌现,随地关合。”
(2).中医学名词。脉象之一。其脉搏隐伏,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常见于邪闭、厥证及剧痛。
《國語辭典》:活血  拼音:huó xiě
使血液循环畅通。如:「通筋活血」、「活血散瘀」。
《國語辭典》:补气(補氣)  拼音:bǔ qì
培养补充身体元气。唐。柳宗元 与李翰林建书:「所欲者,补气丰血、强筋骨、辅心力,有与此宜者,更致数物,忽得良方偕至,益喜。」《红楼梦》第四五回:「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
《漢語大詞典》:赤风(赤風)
(1).天赤而有大风,古代以为兵灾之兆。太平御览卷八七六引《春秋潜潭巴》:“天赤有大风,发屋折木,兵大起,行千里。”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凉·张天锡:“十一年,有赤风昏闇。至十三年, 苻坚 灭之。” 唐 王昌龄 《失题》诗:“赤风荡中原,烈火无遗巢。”
(2).南风。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二章:“赫赫烈烈,嘻嘻出出,朱霞降天,赤风烦热者,其火焚之炎炎耶!”
(3).中医名词。指火气或热邪。《素问·本病论》:“久而不降,伏之化鬱,寒胜復热,赤风化疫,民病面赤心烦,头痛目眩也。”
《國語辭典》:白浊(白濁)  拼音:bái zhuó
医学上指尿液中出现白色混浊物甚至血液。为肾炎或膀胱炎的症状,急性的会有发热、小便困难等现象,慢性的则症状较轻,但不易痊瘉。
《國語辭典》:发表(發表)  拼音:fā biǎo
1.呈奏表章。《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毛徐何刑鲍司马传。崔琰》:「后太祖为魏王,训发表称赞功伐,褒述盛德。」
2.宣布表达。如:「对于这次的事件,有关单位尚未发表言论,说明处理方式。」「张老师应邀到海外发表论文。」
《漢語大詞典》:肾气(腎氣)
中医以为五脏各有气,肾气为先天之根本,关系人的生长发育和寿夭。《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髮长。”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肾气有时閒浊,在太阴脉口而希,是水气也。”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序列上·四时用药例:“长夏省甘增咸以养肾气。”
《國語辭典》:痰饮(痰飲)  拼音:tán yǐn
中医学名词,指体内水分转输不利而停积于体腔的病症。症状为腹部胀气,按之有振动声,胃内停水,呕吐清水及黏液,小便不利,心悸气短等。
《漢語大詞典》:铜精(銅精)
(1).道教所谓的铜的精灵。 晋 郭□ 《玄中记》:“玉精为白虎,金精为车马,铜精为僮奴,铅精为老妇。”
(2).中医学药名。铜青的一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一·雌黄﹝集解﹞引 陶弘景 曰:“金精是雌黄,铜精是空青,而服空青反胜於雌黄。”
《國語辭典》:桃胶(桃膠)  拼音:táo jiāo
1.桃树枝干上的脂胶。可用于石印,中医用来治痢疾。《抱朴子。内篇。仙药》:「桃胶,以桑灰汁渍服之,百病愈。久服之,身轻有光明,在晦夜之地,如月出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九。果部。桃》:「桃胶,时珍曰:『桃茂盛时,以刀割树皮,久则胶溢出。』」
2.一种乾燥树胶。参见「阿拉伯胶」条。
《漢語大詞典》:留瘦
中医指久病而体瘦。《素问·三部九候论》:“奇邪之脉,则繆刺之。留瘦不移,节而刺之。” 王冰 注:“病气淹留,形容减瘦,证不移易,则消息节级,养而刺之。”
分類:中医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