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中丞  拼音:zhōng chéng
职官名。汉代御史大夫的属官,掌兰台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案章。东汉以降,御史大夫转为大司空,以中丞为御史台的长官。明初设都察院,其中副都御史职位相当于御史中丞。明、清常以副都御史或佥都御史出任巡抚,清代各省巡抚亦例兼右都御史,因此,明清的巡抚也称为「中丞」。
《漢語大詞典》:大中丞
古官名,掌管接受公卿的奏事,以及荐举、弹劾官员的事务。例如:是时以大中丞抚者。——·张溥《五人墓碑记》
《國語辭典》:水中丞  拼音:shuǐ zhōng chéng
盛砚水的容器。通常由玉或瓷制成。《醒世姻缘传》第七九回:「某年月日用剔水中丞蝇粪,致水中丞坠地跌碎。」也称为「水丞」。
《漢語大詞典》:御史中丞
官名。 汉 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的助理。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章奏,纠察百僚,其权颇重。 东汉 以后不设御史大夫时,即以御史中丞为御史之长。 北魏 一度改称御史中尉。 唐 宋 虽复置御史大夫,亦往往缺位,即以中丞代行其职。
《分类字锦》:四世中丞
南史王准之传宋台建除御史中丞为百僚所惮自彪之至准之四世居此职
分类:台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