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52,分44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三归依
征用
个展
颁奖
保驾
凑钱
磨擦
胫毛
献旗
体己
私全
私章
自留地
周转
抬轿
《国语辞典》:三归依(三归依)  拼音:sān guī yī
佛教用语。指一个人为了成佛或解脱烦恼,愿将自己奉献给佛、法、僧三宝,并以三宝作人生的依怙。因为佛是师;法是药;贤圣僧是修行的道友,所以归顺之。《长阿含经》卷一五:「我今重再三归依佛、法、圣众,愿佛听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塞。」也作「三皈」、「三归」。
《國語辭典》:徵用  拼音:zhēng yòng
1.徵召任用。《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序》:「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孝文时颇徵用。」《三国志。卷一三。魏书。钟繇华歆王朗传。华歆》:「若有秀异,可特徵用。」
2.政府因公借用或租用私有财产。如:「市政府徵用这层楼做为展览馆。」
《漢語大詞典》:徵庸
谓被征召任用。《书·舜典》:“ 舜 生三十徵庸。” 孔 传:“言其始见试用。” 蔡沉 集传:“徵,召也。 舜 生三十年, 尧 乃召用。” 明 何景明 《寄赠王子衡》诗:“文彩惊流辈,徵庸忆往年。”
分類:征召
《國語辭典》:个展(個展)  拼音:gè zhǎn
个人艺术作品的发表会。如:「这位艺术家的初次个展很成功。」
《國語辭典》:颁奖(頒獎)  拼音:bān jiǎng
发给奖品、奖金或奖状等。如:「他有如此卓越的贡献,实在值得颁奖鼓励。」
《國語辭典》:保驾(保駕)  拼音:bǎo jià
保卫皇帝。《三国演义》第一七回:「叛贼之臣,使昔日关中保驾之功,化为乌有。」
《國語辭典》:凑钱(湊錢)  拼音:còu qián
聚集零散的钱财。《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正商量这件事大家凑钱,每人出洋五十元。」
《國語辭典》:磨擦  拼音:mó cā
1.两物体接触而互相擦动。如:「磨擦生热」。也作「摩擦」。
2.比喻人与人之间的争执或冲突。如:「朋友相处久了,不免会磨擦,彼此要多包容。」也作「摩擦」。
《漢語大詞典》:胫毛(脛毛)
谓物之细微者。犹言一丝一毫,多指个人得失。韩非子·五蠹:“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脛毛不改。”韩非子·显学:“今有人於此,义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世主必从而礼之,贵其智而高其行,以为轻物重生之士也。”
《國語辭典》:献旗(獻旗)  拼音:xiàn qí
将锦旗献给个人或团体单位,以表尊敬或谢意。
《國語辭典》:体己(體己)  拼音:tǐ ji
1.个人的私蓄。《红楼梦》第六五回:「贾琏又将自己积年所有体己一并搬了与二姐收著。」也作「梯己」。
2.私下、亲自。《红楼梦》第四四回:「又体己给鲍二些银两,安慰他说:『另日再挑个好媳妇给你。』」也作「梯己」。
3.亲密、知心的。《红楼梦》第二七回:「显见的是哥哥妹妹了,丢下别人,且说体己去,我们听一句儿就使不得了。」也作「梯己」、「贴己」。
《漢語大詞典》:体己人(體己人)
贴心人;心腹人。 元 杨瑀 山居新话:“尝见 周草窗 家藏 徽宗 在 五国城 写归御批数十纸,中间有云‘可付体己人’者,即今之所谓梯己人,因方音之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这一位 惲掌柜 ,是 周中堂 跟前头一个体己人。”
分類:心腹
《漢語大詞典》:私全
谓个人得到保全。 晋 潘尼 《安身论》:“安身而不为私,故身正而私全。”
分類:个人保全
《國語辭典》:私章  拼音:sī zhāng
私人的印章。如:「选举时请记得携带身分證、私章及投票通知书,到指定地点投票。」
分類:个人印章
《國語辭典》:自留地  拼音:zì liú dì
大陆地区指留给农民自己经营,产品归个人所有的土地。
《國語辭典》:周转(周轉)  拼音:zhōu zhuǎn
资金的运转。《文明小史》第二三回:「库款支绌,朝不谋夕,如何周转得来呢?」也作「周转」。
《国语辞典》:抬轿(抬轿)  拼音:tái jiào
1.前后并列,合力抬起轿子。如:「古代富贵人家出门,多以抬轿替代步行。」也称为「抬轿子」。
2.赌博时,几个人联手欺诈他人赌资的行为。如:「你们为她抬轿,联手来欺骗我。」也称为「抬轿子」。
3.选举时帮候选人助长声势。如:「如果你出来竞选市长,我就为你抬轿。」也称为「抬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