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贞庄(貞莊)
(1).清正严肃。 唐 徐夤 《勾践进西施赋》:“可以变 柳惠 於贞庄之际,悦 荆王 於魂梦之间。”
(2).整饬,整肃。 宋 王禹偁 《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贞庄师律,初登 南郑 之坛;藩翰王畿,实主北门之管。”参见“ 贞师 ”。
《漢語大詞典》:贞师(貞師)
《易·师》:“师贞,丈人吉,无咎。” 孔颖达 疏;“言为师之正,唯得严庄丈人监临主领,乃得吉,无咎。”后以“贞师”指以严明的纪律统御军队。 唐 权德舆 《唐故徐泗濠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张公集序》:“授鉞贞师,涖于 徐 方。” 宋 徐铉 《舒州重建文宣王庙碑序》:“武以贞师,仁以行政。”
《國語辭典》:詻詻  拼音:è è
1.恭谨、严肃。《礼记。玉藻》:「戎容暨暨,言容詻詻。」
2.直言争辩。《墨子。亲士》:「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詻詻之下。」
《漢語大詞典》:平肃(平肅)
公正严肃。北史·高道悦传:“詔曰:‘ 道悦 资性忠篤,稟操贞亮,居法树平肃之规,处諫著必犯之节。’”
分類:公正严肃
《漢語大詞典》:慎肃(慎肅)
谨慎严肃。 明 李东阳 《明故怀远将军锦衣卫指挥同知赵公墓志铭》:“甲申,今上登极,公用兵部荐调僉锦衣卫,出入慎肃,上下倚重。”
分類:谨慎严肃
《漢語大詞典》:板平
(1).谓抹平,弄平。 闻一多 《志愿》诗:“银箔似的溪面一意地,要板平他那难看的皱纹。”
(2).形容面部表情严肃而没有变化。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三章:“代表主任对这个大庄稼院的家长拿出粮食来帮助困难户,抱着很大希望。但是 郭世富 脸色板平。”
《漢語大詞典》:霜准
严肃的法纪。《宋书·蔡兴宗传》:“乱辟害政,混秽大猷,纷紜彰谬,上延詔旨,不有霜准,轨宪斯沦。”
分類:严肃法纪
《漢語大詞典》:沈肃(沈肅)
亦作“沉肃”。 沉静肃穆;深沉严肃。 冰心 《寄小读者》二四:“如今到 伍岛 已逾九日,思想顿然的沉肃了下来。” 曹禺 等《胆剑篇》第三幕:“ 文种 还是那副稳重沉肃的神色,简直是不作声,走在 勾践 后面。” 曹禺 等《北京人》第三幕:“ 愫方 默默颔首,不觉悲哀地望望眼前那几张沉肃的脸。”
《漢語大詞典》:穆肃(穆肅)
恭敬严肃。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学赋》:“遂乃气穆肃而神奔,骨窈窈而鬼恠。”
分類:恭敬严肃
《國語辭典》:开玩笑(開玩笑)  拼音:kāi wán xiào
1.拿言语、动作取笑或捉弄人。如:「我是跟你开玩笑的,你可别生气。」
2.态度不严肃,当做儿戏。如:「那个少年骑机车超速又蛇行,简直是拿生命开玩笑。」
《漢語大詞典》:克然
严肃庄重貌。 清 恽敬 《庄达甫摄山采药图序》:“及见 达甫 其貌克然,其色油然,而其神端然,若有不可干者。”
《漢語大詞典》:洁整(潔整)
(1).纯正严肃。 宋 陈亮 《金元卿墓志铭》:“君读书为士有绳尺,不求苟异於人。内行洁整,於声色淡然。”
(2).整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彭海秋:“﹝ 彭好古 ﹞视其人,布衣洁整,谈笑风流。”
《漢語大詞典》:矜肃(矜肅)
庄重严肃。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 明 何景明 《何子·严治》:“及至后世,媮惰之风长,矜肃之心丧。”
《漢語大詞典》:渫渎(渫瀆)
亵慢,轻慢不严肃。 汉 班固 《白虎通·辟雍》:“父所以不自教子何?为渫瀆也。”
《漢語大詞典》:体肃(體肅)
谓纪律严肃。《西游补》第十五回:“ 唐僧 见了名姓,便已晓得是 八戒 ,只是军中体肃,不便相认。”
分類:纪律严肃
《漢語大詞典》:闳肃(閎肅)
博大严肃。 章炳麟 《黄先生传》:“其説经,陈事象物閎肃,超出 钱大昕 、 阮元 诸儒上远甚。”
分類:博大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