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方严(方嚴)
方正严肃。三国志·吴志·鲁肃传“﹝ 肃 ﹞卒, 权 为举哀”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 肃 为人方严,寡於玩饰。”南史·蔡廓传:“ 蔡豫章 昔在相府,亦以方严不狎, 武帝 宴私之日,未尝相召。” 宋 陆游 《贺薛安抚兼制置启》:“恭维某官渊博有传,方严不挠。” 清 赵执信 谈龙录:“或曰:礼义之説,近乎方严,是与温柔敦厚相妨也。”
《國語辭典》:严明(嚴明)  拼音:yán míng
1.赏罚分明。《吴子。励士》:「起对曰:『严明之士,臣不能悉。』」
2.严格公正而分明。《三国演义》第一八回:「绍混淆是非,公法度严明。」《初刻拍案惊奇》卷一○:「那些衙门中人虽是受了贿赂,因惮太守严明,谁敢在傍边帮衬一句!」
《國語辭典》:盛服  拼音:shèng fú
穿著整齐庄重。《左传。宣公二年》:「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礼记。中庸》:「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也称为「盛装」。
《國語辭典》:谨严(謹嚴)  拼音:jǐn yán
谨慎细密。唐。韩愈〈进学解〉:「春秋谨严,左氏浮誇。」《三国演义》第九七回:「内有一将郝超守把,深沟高垒,遍排鹿角,十分谨严。」
《漢語大詞典》:清严(清嚴)
(1).清廉严正;清正严肃。三国志·魏志·王基传:“为政清严有威惠。”北齐书·崔昂传:“ 昂 本性清严,凡见黷货辈,疾之若讐。” 宋 惠洪 冷斋夜话·韩欧范苏嗜诗:“ 范文正公 清严而喜论兵。”《天讨·军政府〈讨满洲檄〉》:“ 汉 士在朝,习其淫慝,人为雄狐,家有麀鹿,使中夏清严之俗,扫地无餘。”
(2).清新浓烈。 清 龚自珍 《寒月吟》之五:“其香何清严,腊供今年足。”
《國語辭典》:严重(嚴重)  拼音:yán zhòng
1.严谨持重。《后汉书。卷四五。袁安传》:「安少传良学,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
2.尊重、敬重。《史记。卷一二四。游侠传。郭解传》:「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
3.情势紧急危险。如:「事态严重」、「问题相当严重」。
《漢語大詞典》:凛如
犹凛然。令人敬畏;严肃。新五代史·唐臣传·周德威:“其状貌雄伟,笑不改容,人见之,凛如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侠女:“秀曼都雅,世罕其匹,见 生 不甚避,而意凛如也。” 清 王韬 瓮牖馀谈·专重天算:“近代如 徐君青 、 戴鹤士 两先生,崛兴于 浙 ,卓然成为大家,见危授命,大节凛如。”
《漢語大詞典》:严威(嚴威)
(1).严肃而威重。礼记·祭义:“孝子如执玉,如奉盈,洞洞属属然如弗胜,如将失之,严威儼恪,非所以事亲也。” 孔颖达 疏:“严谓严肃,威谓威重。”
(2).敬畏。国语·楚语下:“烝享无度,民神同位。民瀆齐盟,无有严威。” 韦昭 注:“严,敬也;威,畏也。”
(3).犹威力,威势。《后汉书·张酺传》:“今严威既行,皆言当死,不復顾其前后,考折厥衷。”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伤秋荼之密网,惻夏日之严威。”《杀狗记·雪中救兄》:“严威正加,满空中如盐撒下。” 鲁迅 《彷徨·伤逝》:“负着虚空的重担,在严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这是怎么可怕的事呵!”
《漢語大詞典》:凝严(凝嚴)
(1).严肃恭敬。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日者,谬得升降 承明 之闕,出入 金华 之殿,何甞不局影凝严,侧身扃禁者乎?” 吕延济 注:“凝,坚;严,敬也。”
(2).犹严寒。 宋 苏轼 《雄州白沟驿赐大辽贺正旦人使御筵口宣制》:“远驰使节,来庆春朝,属岁律之凝严,涉道涂之修阻,宜颁宴衎,以劳勤劬。”
《漢語大詞典》:清肃(清肅)
(1).清正严明。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追先寺:“﹝ 东平王 ﹞ 略 为政清肃,甚有治声。”旧唐书·良吏传上·韦仁寿:“ 仁寿 将兵五百人至 西洱河 ,承制置八州十七县,授其豪帅为牧宰,法令清肃,人怀欢悦。” 明 张居正 《答赵汝泉书》:“近来吏治,颇为清肃。”红楼梦第三七回:“皇上见他人品端方,风声清肃,虽非科第出身,却是书香世代,因特将他点了学差。”
(2).清平宁静。 汉 蔡邕 《太尉杨公碑》:“善否有章,京夏清肃。”后汉书·崔寔传:“故严刑峻法,破姦轨之胆;海内清肃,天下密如。” 宋 司马光 《苏骐骥墓碣铭》:“县多寇盗,吏卒单弱,公奬训率厉,擒馘七十餘人,闔境清肃。”
(3).清净严肃。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屈支国:“僧徒清肃,诚为勤励。”明史·朱与言传:“家居门庭清肃,乡人有不善,惟恐 与言 知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嫦娥:“由此闺阁清肃,无敢譁者。”
《國語辭典》:正经(正經)  拼音:zhèng jing
1.人的品行、态度规矩端庄。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你老人家没正经,则管里絮絮叨叨的,你也须知病体谁耐烦说话。」
2.正当的。如:「正经话」、「正经事」。《红楼梦》第五五回:「过来坐下,横竖没人来,咱们一处吃饭是正经。」
3.小说中借指正房夫人。《醒世姻缘传》第三○回:「所以这一辈子托生,又高了一等,与人家做正经娘子。」也作「正景」。
4.道地的意思。指性质而言。如:「正经货」。
《國語辭典》:认真(認真)  拼音:rèn zhēn
1.切实负责而不马虎随便。《元史。卷一八四。王克敬传》:「世俗喜言勿认真,此非名言。临事不认真,岂尽忠之道乎?」《老残游记》第一回:「那八个管帆的却是认真的在那里管,只是各人管各人的帆。」
2.当真。《红楼梦》第五九回:「打了乾的打亲的。还是卖弄你女儿多,还是认真不知王法?」
《國語辭典》:祗肃(祗肅)  拼音:zhī sù
严谨、敬谨。《三国志。卷一四。魏书。蒋济传》:「陛下卓然自览万机,莫不祗肃。」
分類:恭谨严肃
《國語辭典》:崖岸  拼音:yá àn
1.高峻的山坡或水边。《南史。卷五五。康绚传》:「或谓江、淮多蛟,能乘风雨决坏崖岸,其性恶铁。」
2.比喻性行兀傲岩峻。《明史。卷一四八。杨荣传》:「性喜宾客,虽贵盛无稍崖岸,士多归心焉。」
《漢語大詞典》:肃容(肅容)
使仪容严肃庄重。《坛经·疑问品》:“一日, 韦刺史 为师设大会斋。斋讫,刺史请师陞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吴江九幽醮》:“夜过半,梦 黄君 来访如平生,敛襟肃容,若特有所谓者。”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严拒夜饮:“学士屏息肃容,不敢更置一词。”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典礼·朔望行香》:“入其庙,儼兮若临,肃容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