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号令森严(号令森严)  拼音:hào lìng sēn yán
发号施令,严格明确。如:「李将军所统领的部队向来纪律良好,号令森严。」
《国语辞典》:奉公正己  拼音:fèng gōng zhèng jǐ
奉行公事,严格约束自己。《魏书。卷七七。杨机传》:「机方直之心久而弥厉,奉公正己,为时所称。」
《国语辞典》:厉行节约(厉行节约)  拼音:lì xíng jié yuē
严格的执行节约,避免浪费。如:「在能源不足的威胁下,全民应当厉行节约,共体时艰。」
《国语辞典》:棒下出孝子  拼音:bàng xià chū xiào zǐ
(谚语)强调严格的管教,才能引导女子向善成材。如:「你对儿女这么纵容怎么可以?要知道棒下出孝子啊!」也作「棒头出孝子」。
《国语辞典》:严于律己(严于律己)  拼音:yán yú lǜ jǐ
对自己的约束很严格。如:「他平日修身养性,严于律己,品德高尚。」
《国语辞典》:语言逻辑(语言逻辑)  拼音:yǔ yán luó jí
1.以传统逻辑为主,不需依符号及数理之严格运算,来探究一般依于语言表达的推理原则。
2.研究语言的逻辑形构。
《国语辞典》:义方是训(义方是训)  拼音:yì fāng shì xùn
以合乎正义的道理为训示。形容家教严格。《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义方是训,父亲教子之严。」
《国语辞典》:不留一字  拼音:bù liú yī zì
原指修改文章甚为严格,最后竟使原稿的每一字句都被更动。现今泛称文稿被删改到与原貌不同。宋。陈善《扪虱新话。卷三。文贵精工》:「世传欧阳公平昔为文,每草就纸上,净讫即黏挂斋壁,卧兴看之,屡思屡改,至有终篇不留一字者,盖其精如此。」
《国语辞典》:四至儿(四至儿)  拼音:sì zhì ér
1.基地四面的界址。
2.比喻大体的规模。如:「这事总得先定出个四至儿。」
3.比喻行事的严格认真。如:「这个人办事倒是满四至儿的。」
《漢語大詞典》:奉命惟谨(奉命惟謹)
犹言唯命是从。形容严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违背。 明 李东阳 《先考赠少傅府君诰命碑阴记》:“ 东阳 皆奉命惟谨。”《文明小史》第二五回:“他向来未遇名师指教,今得了许多闻所未闻的新理,那有不服的道理?自然奉命惟谨了。” 郭沫若 《高渐离》第三幕:“ 李斯 、 夏无且 及卫士长等均奉命惟谨。”
《漢語大詞典》:风行雷厉
形容气势的迅疾猛烈。后多比喻执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严格。 明许自昌《水浒记·纵骑》:“官差紧者,为黄巾鉤党严者,风行雷厉莫停者,怕鼠窜掉头者, 东溪 望望忙行边。” 郑观应 《盛世危言·禁烟上》:“倘再届期不改,立发边远充军,以儆效尤而除积弊。风行雷厉,孰復甘蹈刑章哉?” 茅盾 《路》:“戒严令风行雷厉。不准集会,也不准罢课。”
《漢語大詞典》:高姿态
指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对别人表现出宽容、谅解的态度:你要~,不要和他计较。
《漢語大詞典》:岗位责任制
明确规定各种工作岗位的职能及其责任并予严格执行的管理制度。它要求明确各种岗位的工作内容、数量和质量,应承担的责任等,以保证各项业务活动能有秩序地进行。有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工人岗位责任制等。
《漢語大詞典》:高技术
严格说来,应称高技术产业。即指从投入的资金、劳动力和技术的比重看,技术所占比重大的产业,亦有称“技术密集型产业”
《國語辭典》:耳提面命  拼音:ěr tí miàn mìng
比喻恳切教诲。参见「面命耳提」条。《镜花缘》第八四回:「但果蒙不弃,收录门墙之下,不消耳提面命,不过略为跟著历练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