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打了个千儿(打了个千儿)  拼音:dǎ le ge qiān ér
两手抱拳,弯腰行礼。《三侠五义》第一五回:「包兴悄悄把范宗华叫到。他又给包兴打了个千儿。」《老残游记》第一九回:「许亮进来,打了个千儿,上前回道:『请大老爷的示:还是许亮在这里伺候老爷的吩咐?』」
《国语辞典》:搋手儿(搋手儿)  拼音:chuāi shǒu ér
两手交错放在衣袖中。也作「揣手儿」。
《国语辞典》:荡鞦韆(荡鞦韆)  拼音:dàng qiū qiān
1.玩鞦韆。人或立或坐于鞦韆上,两手握绳,向前后摇荡。
2.摇摆不定。如:「他的英文成绩总是在及格与不及格之间荡鞦韆。」
《國語辭典》:左右开弓(左右開弓)  拼音:zuǒ yòu kāi gōng
1.双手都能弯弓射箭。形容双手同时或轮流做某一动作。《孤本元明杂剧。太平宴。第一折》:「临阵能左右开弓,上马使飞挝无对。」
2.传统武术的招式名称。健身术八段锦中有「左右开弓似射雕」一项,乃两臂作张弓式的运动。
3.形容双掌掴打两颊的姿势。《红楼梦》第六七回:「那兴儿真个自己左右开弓,打了自己十几个嘴巴。」
《国语辞典》:枷板  拼音:jiā bǎn
古代套在犯人脖子上并锁住两手的刑具。
《国语辞典》:捷泳  拼音:jié yǒng
一种泳式。伸直身体俯于水面漂浮,两手由前向后交互划水,双腿上下交互打水。
《国语辞典》:拜手稽首  拼音:bài shǒu qǐ shǒu
古代一种跪拜礼。先两手伏地,再把头伏在手上,上身与地面平行。《书经。洛诰》:「予以秬鬯二卣,曰明禋,拜手稽首,休享。」
《国语辞典》:竹竿舞  拼音:zhú gān wǔ
一种舞蹈表演。由两个表演者两手各持竹竿的一端,配合音乐节奏左右来回开合,其他表演者以单脚在竹竿间跳跃,避免被夹到。如:「这场竹竿舞十分精彩,连观众们都纷纷加入表演,一起同乐。」
《漢語大詞典》:妇人拜(婦人拜)
女子立拜屈膝为礼。一说两手当胸,身体微曲为礼。法苑珠林卷二八:“周礼有九品之拜……九曰肃拜,谓但俯下手,今时揖者是也。亦指妇人拜。又肃拜或至三也。”参见“ 女人拜 ”。
《漢語大詞典》:女人拜
女子立拜屈膝之状。一说以两手当胸前,身体微曲为礼。景德传灯录·普愿禅师:“师与 归宗 麻谷 同去参礼 南阳国师 。师先於路上画一圆相云:‘道得即去。’ 归宗 便於圆相中坐, 麻谷 作女人拜。”续传灯录·明辩禅师:“以坐具搭肩上作女人拜,曰:‘莫怪下房媳妇触忤大人好。’”
《國語辭典》:反绑(反綁)  拼音:fǎn bǎng
将双手放在背后捆绑起来。如:「人质被歹徒反绑于屋内等待救援。」
《漢語大詞典》:抃牛
两手拉开相斗的牛。喻有超人勇力。 汉 扬雄 《法言·渊骞》:“ 秦 悼武 、 乌获 、 任鄙 ,扛鼎抃牛,非絶力邪?”
《國語辭典》:超手游廊(超手遊廊)  拼音:chāo shǒu yóu láng
左右两侧环抱的走廊。《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贾政因见两边俱是超手游廊,便顺著游廊步入。」也作「抄手游廊」。
《漢語大詞典》:拗开(拗開)
把东西用两手掰开。 鲁迅 《呐喊·药》:“ 小栓 撮起这黑东西……十分小心的拗开了,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
分類:东西两手
《漢語大詞典》:打拱
礼节的一种。两手抱拳,臂的前部上举,略微摆动。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 自实 走到马前,躬身打拱。”《说唐》第六六回:“﹝ 英盖史 ﹞到了仪门下马,走到里边,看见 程咬金 、 尉迟恭 坐在堂上。心内大惊,只得上前打拱。”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三章:“接着,两厢里一般老年太婆、中年大嫂,以及年岁参差的掌柜们,也都冲着他打拱的打拱,作揖的作揖,满口道喜,道贺。”
《国语辞典》:揣手儿(揣手儿)  拼音:chuǎi shǒu ér
两手交错放在衣袖中。也作「搋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