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10,分54页显示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1  42  43  4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一丝半气
游丝飞絮
有丝分裂
吃螺丝
刺丝鞭
丝道
丝婚
丝袜
𣝓丝
钢丝刷
打丝线
肥皂丝
吊钢丝
紫丝晕粉
走钢丝
《国语辞典》:一丝半气(一丝半气)  拼音:yī sī bàn qì
些微的气息。《老残游记》第一六回:「可怜一个贾魏氏,不到两天,就真熬不过了,哭得一丝半气的,又忍不得老父受刑。」
分类:些微气息
《国语辞典》:游丝飞絮(游丝飞絮)  拼音:yóu sī fēi xù
游动空中的蛛丝,轻盈飘扬的柳絮。比喻随风而倒的轻浮之人。《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一四。惊鸿记。七夕私盟》:「恩情占断人间丽,莫认做游丝飞絮,看万岁千秋鸾凤仪。」
《国语辞典》:有丝分裂(有丝分裂)  拼音:yǒu sī fēn liè
mitosis
真核生物的体细胞分裂方式,包括胞核分裂和胞质分裂。胞核分裂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等阶段。胞核分裂完成后继而胞质分裂,最后产生两个细胞核相同、细胞质大致相等的子细胞。
《国语辞典》:吃螺丝(吃螺丝)  拼音:chī luó sī
当播报员、演员、歌手等在演出时,发生念诵稿子、剧本、唱本不顺畅的情形。如:「新闻主播须在正式开播前,念熟新闻稿,免得吃螺丝。」
《国语辞典》:刺丝鞭(刺丝鞭)  拼音:cì sī biān
古代富有人家招女婿时,以丝鞭作为标的物,刺丝鞭即表示接受亲事。《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五二出》:「彩楼直下刺丝鞭,将谓喜欢接取。」也作「接丝鞭」。
《国语辞典》:丝道(丝道)  拼音:sī dào
古代欧、亚间陆路运输的主要路线。自长安经敦煌、西域到波斯(即今伊朗)、印度和大秦(即今罗马)等地,因中国的丝织品多经由这条商路运往西方,故称为「丝道」。丝道除促进东西商业繁荣外,兼具民族、宗教、文化上迁移和传播的重要意义。十三世纪后因海运发展,丝道便开始衰落。也称为「丝路」、「丝绸之路」。
《国语辞典》:丝婚(丝婚)  拼音:sī hūn
结婚四周年纪念,西洋俗称为「丝婚」。如:「时间过得真快,一下子就到他俩丝婚的日子。」
《国语辞典》:丝袜(丝袜)  拼音:sī wà
天然或尼龙丝所织成的袜子。也称为「玻璃丝袜」、「尼龙丝袜」。
《国语辞典》:𣝓丝(𣝓丝)  拼音:yǎn sī
蚕食山桑后所吐的丝。质地坚韧,可作琴瑟的弦。《书经。禹贡》:「莱夷作牧,厥篚𣝓丝。」
《国语辞典》:钢丝刷(钢丝刷)  拼音:gāng sī shuā
1.用钢丝做成的刷子。
2.一种用在小鼓上的棒刷。演奏时可产生特殊效果。
《国语辞典》:打丝线(打丝线)  拼音:dǎ sī xiàn
用手指搓丝线。《喻世明言。卷二四。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沿墙且行数十步,墙边只有一家,见一个老儿在里面打丝线。」
《国语辞典》:肥皂丝(肥皂丝)  拼音:féi zào sī
刨成细丝的肥皂,可以利溶解供洗涤用。
《国语辞典》:吊钢丝(吊钢丝)  拼音:diào gāng sī
电影、戏剧、演唱会或特技表演过程中,表演者身上绑著钢丝,利用拉力使其上升或做飞跃动作等特殊效果。如:「本剧中主角飞跃于树林间的镜头,是利用吊钢丝的手法完成的。」
《分类字锦》:紫丝晕粉(紫丝晕粉)
梅尧臣 栋花诗 紫丝晕粉缀鲜花,绿罗布叶攒飞霞。
分类:杂花
《國語辭典》:走钢丝(走鋼絲)  拼音:zǒu gāng sī
一种杂技。演员在悬空的钢丝上来回走动,并表演各种动作,为马戏团中常见的表演。
《國語辭典》:走索  拼音:zǒu suǒ
一种古代的杂戏。演员在悬空的绳索上行走,并表演各种动作。《文选。张衡。西京赋》:「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也称为「走绳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