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分4页显示 2 3 4 下一页
东阳太守
沈东阳
东阳瘦(又作:东阳带 ...)
沈东阳
东阳瘦
东阳守
东阳二轧
东阳瘦体
东阳销瘦
岘山
东白
七里濑
典故
东阳仁(又作:偶然入手送东阳)东阳太守
沈东阳
东阳瘦(又作:东阳带 ...)
词典
东阳沈东阳
东阳瘦
东阳守
东阳二轧
东阳瘦体
东阳销瘦
分类词汇
东阳岘山
东白
七里濑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40~
袁彦伯为谢安南司马,都下诸人送至濑乡。将别,既自悽惘,叹曰:「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曰:「袁宏字彦伯,陈郡人,魏郎中令焕六世孙也。祖猷,侍中。父勖,临汝令。宏起家建威参军,安南司马记室。太傅谢安赏宏机捷辩速,自吏部郎出为东阳郡,乃祖之于冶亭,时贤皆集。安欲卒迫试之,执手将别,顾左右取一扇而赠之。宏应声答曰:『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合坐叹其要捷。性直亮,故位不显也。在郡卒。」
袁彦伯为谢安南司马,都下诸人送至濑乡。将别,既自悽惘,叹曰:「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曰:「袁宏字彦伯,陈郡人,魏郎中令焕六世孙也。祖猷,侍中。父勖,临汝令。宏起家建威参军,安南司马记室。太傅谢安赏宏机捷辩速,自吏部郎出为东阳郡,乃祖之于冶亭,时贤皆集。安欲卒迫试之,执手将别,顾左右取一扇而赠之。宏应声答曰:『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合坐叹其要捷。性直亮,故位不显也。在郡卒。」
《晋书》卷九十二〈文苑列传·袁宏〉~2398~
谢安常赏其机对辩速。后安为扬州刺史,宏自吏部郎出为东阳郡,乃祖道于冶亭。时贤皆集,安欲以卒迫试之,临别执其手,顾就左右取一扇而授之曰:「聊以赠行。」宏应声答曰:「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时人叹其率而能要焉。
谢安常赏其机对辩速。后安为扬州刺史,宏自吏部郎出为东阳郡,乃祖道于冶亭。时贤皆集,安欲以卒迫试之,临别执其手,顾就左右取一扇而授之曰:「聊以赠行。」宏应声答曰:「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时人叹其率而能要焉。
《晋书》卷九十二〈文苑列传·应贞〉~2370~
悠悠太上,人之厥初。皇极肇建,彝伦攸敷。五德更运,应录受符。陶唐既谢,天历在虞。于时上帝,乃顾惟眷。光我晋祚,应期纳禅。位以龙飞,文以豹变。玄泽滂流,仁风潜扇。区内宅心,方隅回面。天垂其象,地耀其文。凤鸣朝阳,龙翔景云。嘉禾重颖,蓂荚载芬。率土咸宁,人胥悦欣。
悠悠太上,人之厥初。皇极肇建,彝伦攸敷。五德更运,应录受符。陶唐既谢,天历在虞。于时上帝,乃顾惟眷。光我晋祚,应期纳禅。位以龙飞,文以豹变。玄泽滂流,仁风潜扇。区内宅心,方隅回面。天垂其象,地耀其文。凤鸣朝阳,龙翔景云。嘉禾重颖,蓂荚载芬。率土咸宁,人胥悦欣。
简释
仁风动:喻地方官有善政。唐独孤及《送马郑州》:“当使仁风动,遥听舆颂喧。”
例句
江湖经战阵,草木待仁风。 畅当 奉送杜中丞赴洪州
扬风非赠扇,易俗是张琴。 李隆基 赐崔日知往潞州
当使仁风动,遥听舆颂諠。 独孤及 送马郑州
衣同莱子曾分笔,扇似袁宏别有天。 罗隐 寄池州郑员外
庾监高楼月,袁郎满扇风。 罗隐 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
香暖几飘袁虎扇,格高常对孔融樽。 罗隐 虚白堂前牡丹相传云太傅手植在钱塘
楼移庾亮千山月,树待袁宏一扇风。 罗隐 途中晋州献孟中丞
羽扇扬风暇,瑶琴怅别情。 钱起 奉和宣城张太守南亭秋夕怀友
谢安春渚饯袁宏,千里仁风一扇清。 高湘 和李尚书命妓钱崔侍御
典故
东阳太守
《梁书》卷十三〈沈约列传〉~232~
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也。祖林子,宋征虏将军。父璞,淮南太守。璞元嘉末被诛,约幼潜窜,会赦免。既而流寓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倦。母恐其以劳生疾,常遣减油灭火。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通群籍,能属文。……隆昌元年,除吏部郎,出为宁朔将军、东阳太守。
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也。祖林子,宋征虏将军。父璞,淮南太守。璞元嘉末被诛,约幼潜窜,会赦免。既而流寓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倦。母恐其以劳生疾,常遣减油灭火。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通群籍,能属文。……隆昌元年,除吏部郎,出为宁朔将军、东阳太守。
《梁书》卷十三《沈约传》
隆昌元年,除吏部郎,出为宁朔将军、东阳太守。
隆昌元年,除吏部郎,出为宁朔将军、东阳太守。
典故
相关人物
带围宽
腰围瘦
休文瘦
宽带眼
带眼频移
宽衣带
休文多病
沈郎瘦
频移带眼
东阳带
瘦损腰围
衣带渐宽
沈约瘦
移带眼
沈郎多病
沈郎消瘦
瘦损东阳
带围减
多病休文
瘦尽东阳
沈郎围
宽沈带
新宽带结
半分臂小
病起东阳
沈郎带宽
沈郎瘦损
带惊剩眼
带眼销磨
带易成宽
东阳销瘦带展
东阳销瘦骨
多病如削
罗宽带眼
清瘦休文
瘦尽东阳沈
瘦损沈休文
衰柳腰肢
围腰带剩
消瘦东阳
消瘦休文
休文老病
腰宽带易垂
腰愧休文
腰围频减
沈侯不胜衣
沈侯瘦
沈约病瘦
沈约诗腰
带围东阳
带眼减围
东阳受损
衣带缓
相关人物
徐勉
沈约
《梁书》卷十三《沈约传》
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也。……隆昌元年,除吏部郎,出为宁朔将军、东阳太守。……约久处端揆,有志台司,论者咸谓为宜,而帝终不用,乃求外出,又不见许。与徐勉素善,遂以书陈情于勉曰:「吾弱年孤苦,傍无棋属,往者将坠于地,契阔屯邅,困于朝夕,崎岖薄宦,事非为己,望得小禄,傍此东归。岁逾十稔,方忝襄阳县,公私情计,非所了具,以身资物,不得不任人事。永明末,出守东阳,意在止足;而建武肇运,人世胶加,一去不返,行之未易。及昏猜之始,王政多门,因此谋退,庶几可果,托卿布怀于徐令,想记未忘。圣道聿兴,谬逢嘉运,往志宿心,复成乖爽。今岁开元,礼年云至,悬车之请,事由恩夺,诚不能弘宣风政,光阐朝猷,尚欲讨寻文簿,时议同异。而开年以来,病增虑切,当由生灵有限,劳役过差,总此凋竭,归之暮年,牵策行止,努力祗事。外观傍览,尚似全人,而形骸力用,不相综摄。常须过自束持,方可僶俛。解衣一卧,支体不复相关。上热下冷,月增日笃,取煖则烦,加寒必利,后差不及前差,后剧必甚前剧。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以此推算,岂能支久?」
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也。……隆昌元年,除吏部郎,出为宁朔将军、东阳太守。……约久处端揆,有志台司,论者咸谓为宜,而帝终不用,乃求外出,又不见许。与徐勉素善,遂以书陈情于勉曰:「吾弱年孤苦,傍无棋属,往者将坠于地,契阔屯邅,困于朝夕,崎岖薄宦,事非为己,望得小禄,傍此东归。岁逾十稔,方忝襄阳县,公私情计,非所了具,以身资物,不得不任人事。永明末,出守东阳,意在止足;而建武肇运,人世胶加,一去不返,行之未易。及昏猜之始,王政多门,因此谋退,庶几可果,托卿布怀于徐令,想记未忘。圣道聿兴,谬逢嘉运,往志宿心,复成乖爽。今岁开元,礼年云至,悬车之请,事由恩夺,诚不能弘宣风政,光阐朝猷,尚欲讨寻文簿,时议同异。而开年以来,病增虑切,当由生灵有限,劳役过差,总此凋竭,归之暮年,牵策行止,努力祗事。外观傍览,尚似全人,而形骸力用,不相综摄。常须过自束持,方可僶俛。解衣一卧,支体不复相关。上热下冷,月增日笃,取煖则烦,加寒必利,后差不及前差,后剧必甚前剧。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以此推算,岂能支久?」
例句
沈约只能瘦,潘仁岂是才。 李商隐 寄裴衡
哀同庾开府,瘦极沈尚书。 李商隐 有怀在蒙飞卿
张衡愁浩浩,沈约瘦愔愔。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
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 李商隐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客边秋兴悲张翰,病里春情笑沈郎。 牟融 山中有怀李十二
《漢語大詞典》:东阳(東陽)
(1).古邑名。 春秋 鲁 地。在今 山东省 费县 境。《左传·哀公八年》:“ 吴 师克 东阳 而进,舍於 五梧 。”
(2).古邑名。 春秋 齐 地。在今 山东省 临胊县 境。《左传·襄公六年》:“四月, 晏弱 城 东阳 而遂围 莱 。” 杜预 注:“ 东阳 , 齐 竟上邑。”
(3).古邑名。 战国 楚 地。在今 江苏省 盱眙县 境。《国语·楚语上》:“若资 东阳 之盗使杀之,其可乎?” 韦昭 注:“ 东阳 , 楚 北邑。”
(4).古地区名。 春秋 晋 地。相当今 河北省 太行山 以东 邢台 、 邯郸 一带。《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六月, 荀吴 略 东阳 。” 杜预 注:“ 东阳 , 晋 之 山 东邑, 魏郡 广平 以北。”
(5).古地区名。 战国 赵 地。《韩非子·初见秦》:“以 代 、 上党 不战而毕为 秦 矣, 东阳 、 河 外不战而毕反为 齐 矣。” 陈奇猷 集释引 鲍彪 曰:“ 东阳 属 清河 ;河外, 滹沱河 之外。”
(6).指 汉 东阳侯 张相如 。《汉书·贾谊传》:“於是天子议以 谊 任公卿之位。 絳 、 灌 、 东阳侯 、 冯敬 之属尽害之。” 颜师古 注:“ 东阳侯 , 张相如 也。” 唐 皮日休 《悼贾》:“上既悦而欲大用兮,遭 絳 灌 与 东阳 ,道既摈兮何明,乃出傅於 沅 湘 。”
(7).指 南朝 梁 沈约 。因其曾为 东阳 守,故称。 宋 曹组 《蓦山溪·梅》词:“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 东阳 也,试问花知否?” 元 袁易 《台城路》词:“风流渐懒,但诗恼 东阳 ,病添 中散 。”参见“ 东阳销瘦 ”。
(8).复姓。 南朝 宋 有 东阳无疑 。
(2).古邑名。 春秋 齐 地。在今 山东省 临胊县 境。《左传·襄公六年》:“四月, 晏弱 城 东阳 而遂围 莱 。” 杜预 注:“ 东阳 , 齐 竟上邑。”
(3).古邑名。 战国 楚 地。在今 江苏省 盱眙县 境。《国语·楚语上》:“若资 东阳 之盗使杀之,其可乎?” 韦昭 注:“ 东阳 , 楚 北邑。”
(4).古地区名。 春秋 晋 地。相当今 河北省 太行山 以东 邢台 、 邯郸 一带。《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六月, 荀吴 略 东阳 。” 杜预 注:“ 东阳 , 晋 之 山 东邑, 魏郡 广平 以北。”
(5).古地区名。 战国 赵 地。《韩非子·初见秦》:“以 代 、 上党 不战而毕为 秦 矣, 东阳 、 河 外不战而毕反为 齐 矣。” 陈奇猷 集释引 鲍彪 曰:“ 东阳 属 清河 ;河外, 滹沱河 之外。”
(6).指 汉 东阳侯 张相如 。《汉书·贾谊传》:“於是天子议以 谊 任公卿之位。 絳 、 灌 、 东阳侯 、 冯敬 之属尽害之。” 颜师古 注:“ 东阳侯 , 张相如 也。” 唐 皮日休 《悼贾》:“上既悦而欲大用兮,遭 絳 灌 与 东阳 ,道既摈兮何明,乃出傅於 沅 湘 。”
(7).指 南朝 梁 沈约 。因其曾为 东阳 守,故称。 宋 曹组 《蓦山溪·梅》词:“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 东阳 也,试问花知否?” 元 袁易 《台城路》词:“风流渐懒,但诗恼 东阳 ,病添 中散 。”参见“ 东阳销瘦 ”。
(8).复姓。 南朝 宋 有 东阳无疑 。
《漢語大詞典》:东阳瘦(東陽瘦)
见“ 东阳销瘦 ”。
《漢語大詞典》:东阳瘦体(東陽瘦體)
见“ 东阳销瘦 ”。
《漢語大詞典》:岘山(峴山)
(1).山名。在 湖北 襄阳县 南。又名 岘首山 。东临 汉水 ,为 襄阳 南面要塞。 西晋 羊祜 镇 襄阳 时,常登此山,置酒吟咏。《晋书·羊祜传》:“ 祜 乐山水,每风景,必造 峴山 ,置酒言咏,终日不倦。” 唐 孟浩然 《岘山送朱大去非游巴东》诗:“ 峴山 南郭外,送别每登临。” 宋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上:“ 羊叔子 镇 襄阳 ,尝与从事 邹湛 登 峴山 ,慨然有‘湮没无闻’之嘆, 峴山 因是以传。”
(2).山名。在 浙江 湖州市 南。本名 显山 ,后避 唐中宗 ( 李显 )讳,改名 岘山 。 宋 苏轼 任 湖州 太守时,曾登此山,有诗云:“ 吴兴 胜 襄阳 ,万瓦浮青冥。我非 羊叔子 ,愧此 峴山亭 。”
(3).山名。在 浙江 东阳县 南。原名 三丘山 。 晋 义熙 间 殷仲文 守 东阳 ,常登此山。后人比之 羊祜 ,因亦名 岘山 。
(2).山名。在 浙江 湖州市 南。本名 显山 ,后避 唐中宗 ( 李显 )讳,改名 岘山 。 宋 苏轼 任 湖州 太守时,曾登此山,有诗云:“ 吴兴 胜 襄阳 ,万瓦浮青冥。我非 羊叔子 ,愧此 峴山亭 。”
(3).山名。在 浙江 东阳县 南。原名 三丘山 。 晋 义熙 间 殷仲文 守 东阳 ,常登此山。后人比之 羊祜 ,因亦名 岘山 。
《漢語大詞典》:七里濑(七里瀨)
在 浙江省 桐庐县 南。两山夹峙, 东阳江 奔泻其间,水流湍急,连亘七里,故名。北岸 富春山 ( 严陵山 )传说为 东汉 严光 ( 严子陵 )耕作垂钓处。《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后人名其钓处为 严陵瀨 ” 李贤 注引 南朝 陈 顾野王 《舆地志》:“ 七里瀨 在 东阳江 下,与 严陵瀨 相接,有 严山 。” 唐 白居易 《新小滩》:“江南客见生乡思,道似 严陵 七里滩 。” 宋 梅尧臣 《读范桐庐述严先生祠堂碑》:“人传 七里滩 ,昔日来钓此。滩上水溅溅,滩下石齿齿。其人不可见,其事清且美。”
《漢語大詞典》:沈愁
深愁。 唐 白居易 《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诗之三:“莫遣沉愁结成病,时时一唱濯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