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正手板  拼音:zhèng shǒu bǎn
桌球运动中,以执笔式的方式握拍,大多为东方国家所采用。
《漢語大詞典》:婴儿风(嬰兒風)
谓东风。灵枢经·九宫八风:“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卷一引《兵书》:“风从震来,名婴儿风。”震,指东方。
分類:东风东方
《國語辭典》:鱼肚白(魚肚白)  拼音:yú dù bái
接近鱼肚子的白色,常用来形容黎明的天色。如:「接近清晨,天边已呈现一片鱼肚白了。」
《國語辭典》:东方人(東方人)  拼音:dōng fāng rén
东方国家的人民。泛指亚洲人。如:「东方人大多受中华文化很大的影响。」
《漢語大詞典》:东搜(東蒐)
帝王至东方巡狩。左传·定公四年:“取於 相士 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蒐。” 杜预 注:“为汤沐邑,王东巡狩,以助祭 泰山 。” 孔颖达 疏:“今言蒐,则王之巡狩亦因田猎以教习兵士。”
《漢語大詞典》:面乙
亦作“靣乙”。 谓面向东方。古人以天干地支、阴阳五行配五方,甲乙木为东方。 唐 黄滔 《莆山灵岩寺碑铭》:“懿夫岳立大山,堆下数峯,靣乙臂坤,石嵌松瘦。”
《漢語大詞典》:龙箕(龍箕)
指箕宿。箕宿为东方苍龙七宿之一,故称。 宋 梅尧臣 《龙箕》诗:“龙箕在天,莫不孕灵,我公生之。”
《漢語大詞典》:青龙幡(青龍幡)
绘有龙形的青色旗幡。代表东方。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信幡,古之徽号也…… 魏 朝有青龙幡、朱雀幡、元武幡、白虎幡、黄龙幡五,而以詔四方,东方郡国以青龙幡,南方郡国以朱鸟幡,西方郡国以白虎幡,北方郡国以元武幡,朝庭畿内以黄龙幡。”
《漢語大詞典》:角泽(角澤)
春泽。角宿位于东方,东方属春,故称。宋书·符瑞志下:“嘉禾重穋,甘露流液。擢秀辰畦,扬颖角泽。”
分類:角宿东方
《漢語大詞典》:堣夷
(1).古地名。史记·夏本纪:“ 堣夷 既略。”说文·土部:“堣, 堣夷 ,在 冀州 暘谷 。立春日,日值之而出……尚书曰:‘宅 堣夷 。’”按,今本书·尧典堣作“嵎”。
(2).因 堣夷 在东方海滨,故后亦以指 日本 。 章炳麟 《安君颂》:“ 堣夷 不庭,諼以盗言;始自称制,终为陪属。”
《漢語大詞典》:鶅雉
古代指东方出产的野鸡。左传·昭公十七年“五雉为五工正” 晋 杜预 注:“五雉,雉有五种:西方曰鷷雉,东方曰鶅雉,南方曰翟雉,北方曰鵗雉, 伊 洛 之南曰翬雉。”
分類:东方野鸡
《漢語大詞典》:檐鲁(檐魯)
古东方少数民族称郡城县邑为檐鲁。梁书·诸夷传·东夷:“号所治城曰固麻,谓邑曰檐鲁,如中国之言郡县也。”
《漢語大詞典》:叶猴
亚洲产的若干种长尾的猴子,与长鼻猴及非洲产的疣猴一起,共同组成一科(疣猴科Colobidae),体形细瘦,一般灰色或棕灰色,有丛密的眉毛和颏垂毛
东方产的各种叶猴的任一种(叶猴属Presbytis)
《國語辭典》:旭日初升  拼音:xù rì chū shēng
清晨的太阳刚从东方升起。比喻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景象。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卷一。史料。咸丰季年三奸伏诛》:「于是权奸既去,新政如旭日初升,群贤并进,内外协力,宏济艰难,遂启中兴之治。」也作「旭日东升」。
《国语辞典》:蓬莱仙岛(蓬莱仙岛)  拼音:péng lái xiān dǎo
古代传说中东方海上的仙岛。如:「有人以为传说中的蓬莱仙岛指的就是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