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丛台(叢臺)
(1).台名。 战国 赵 筑,在 河北 邯郸 城内,数台相连,故名。汉书·邹阳传:“夫全 赵 之时,武力鼎士袨服 丛臺 之下者一旦成市,而不能止 幽王 之湛患。” 唐 李远 《听话丛台》诗:“有客新从 赵 地回,自言曾上古 丛臺 。” 清 吴伟业 《读魏石生〈怀古诗〉》诗:“家近 丛臺 推意气,山开全 赵 见平芜。”
(2).台名。 战国 楚 筑,在今 河南 商水 县。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河南道十·陈州:“此臺盖 襄王 所筑也,非 赵 之 丛臺 ,名同事异。按 郎蔚之 《陈州旧图》云:‘ 楚王 游观弋钓地,或税驾於此,往往有嘉禾丛生,因以为名也。’”
《韵府拾遗 东韵》:成丛(成丛)
庾肩吾朱樱启成丛殿侧犹连制赋之条结实西园非复粘蝉之𣗳
《漢語大詞典》:丛残(叢殘)
琐碎,零乱。亦指琐碎零乱的事物。 汉 牟融 《理惑论》:“众道丛残,凡有九十六种。” 宋 苏舜钦 《上孙冲谏议书》:“某故敢缮写杂文共八十有五篇,求为佐佑,又用此本原之论以先之。盖丛残屑浅之説,不足诡听览也。” 清 钱谦益 《西湖杂感》诗之十五:“行都宫闕荒烟里,禾黍丛残似石头。” 阿英 《关于北京〈燕九竹枝词〉》:“意外的从书店丛残里得到一本《燕九竹枝词》。”
分類:琐碎零乱
《漢語大詞典》:丛兰(叢蘭)
丛生的兰草。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文子·上德:“丛兰欲脩,秋风败之;人性欲平,嗜欲害之。”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 颜回 败其丛兰, 冉耕 歌其芣苢。” 唐 元稹 《别李三》诗:“阶蓂附瑶砌,丛兰偶芳藿。”
《国语辞典》:幽丛(幽丛)  拼音:yōu cóng
深林。《文选。张协。七命》:「齀林蹶石,扣跋幽丛。」
分类:深林
《國語辭典》:丛棘(叢棘)  拼音:cóng jí
1.丛生的荆棘。
2.拘留罪犯的处所。《易经。坎卦。上六》:「系用徽纆,寘于丛棘,三岁不得凶。」唐。孔颖达。正义:「谓囚执之处,以棘丛而禁之也。」唐。陈子昂 祭韦府君文:「昔君梦奠之时,值余寘在丛棘,狱户咫尺,邈若山河,话言空存,白马不吊。」
《高级汉语词典》:丛棘
丛生的荆棘
《國語辭典》:深丛(深叢)  拼音:shēn cóng
树木丛聚的地方。如:「母鸟筑巢深丛中。」
分類:深密树林
《骈字类编》:兰丛(兰丛)
王泠然 初月赋散微华于粉壁集轻照于兰丛而罗立言风偃草赋汎兰丛而影分丹颖转蕙圃光摇碧滋兰马祖常赠客诗露庭汎丛 风闺透窗纱。
《骈字类编》:菊丛(菊丛)
唐 耿湋 寒蜂采菊蕊 游飏下晴空,寻芳到菊丛。
元 尹廷高 秋夜旅怀 梦绕家山旧菊丛,芭蕉叶叶又秋风。
《韵府拾遗 东韵》:王安石诗院落深深数菊丛缘花错莫两三峰
《漢語大詞典》:珍丛(珍叢)
美丽的花丛。 宋 晏殊 《菩萨蛮》词:“高梧叶下秋光晚,珍丛化出黄金盏。” 宋 朱熹 《次秀野韵》之二:“蜡屐未妨泥步稳,珍丛终恨雨来频。”
分類:美丽花丛
《國語辭典》:丛脞(叢脞)  拼音:cóng cuǒ
烦琐细碎。《书经。益稷》:「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旧唐书。卷五三。李密传》:「述谓密曰:『弟聪令如此,当以才学取官,三卫丛脞,非养贤之所。』」
《骈字类编》:竹丛(竹丛)
唐 李峤 滴沥明花苑,葳蕤泫竹丛。
唐 白居易 荅山驿梦 莫忘平生行坐处,后堂阶下竹丛前。
宋 范成大 寒食郊行书事二首 其一 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
分类:竹丛
《國語辭典》:丛筱(叢篠)  拼音:cóng xiǎo
竹木丛。明。陆世廉《西台记》第四出:「走伏丛筱,怕人知觉。」
分類:茂密竹林
《漢語大詞典》:丛霄(叢霄)
犹九霄。 宋 范成大 《小望州》诗:“丛霄一握近,罡风振衣冷。” 宋 张孝祥 《菩萨蛮·与同舍游湖归》词:“佳人紆絶唱,翠幕丛霄上。”
分類: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