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苔茸
丛生的苔藓。 南唐 李中 《江次维舟登古寺》诗:“輟櫂因过古梵宫,荒凉门逕锁苔茸。”《新华日报》1942.7.2:“密密丛丛,上下是几十尺高的大树枝干,下面是生满苔茸的石块。”
分類:丛生苔藓
《漢語大詞典》:林菁
(1).草木丛生的地方。新唐书·南蛮传下·南平獠:“ 戎 瀘 间有 葛獠 ,居依山谷林菁,踰数百里。”
(2).指丛生的草木。 宋 范成大 《田舍》诗:“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分類:草木丛生
《漢語大詞典》:朴属(樸屬)
(1).附着坚固貌。周礼·考工记序:“凡察车之道,欲其朴属而微至;不朴属无以为完久也,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 郑玄 注:“朴属,犹附著坚固貌也。”
(2).指附着丛生貌。《诗·大雅·棫朴》“芃芃棫朴” 汉 郑玄 笺:“白桵相朴属而生者,枝条芃芃然。”
《漢語大詞典》:榛曲
草木丛生的幽僻之处。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五:“悵恨独策还,崎嶇歷榛曲。”
《漢語大詞典》:衡薄
指杜衡丛生之地。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践椒涂之郁烈,步衡薄而流芳。” 晋 张协 《七命》:“遡蕙风於衡薄,眷椒涂於瑶臺。”
分類:杜衡丛生
《國語辭典》:瓜子金  拼音:guā zǐ jīn
1.一种砂金。形如瓜子的小金块。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三:「时两浙王钱俶方遣使致书及海物十瓶于韩王。……即命启之,皆满贮瓜子金也。」
2.植物名。远志科远志属,多年生草本。根瘦长,质硬。叶革质,互生,卵形或椭圆形。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两侧对称,花瓣三枚,白色或紫色。蒴果扁平,圆形。可入药。
《漢語大詞典》:棕竹
亦作“棕竹”。 常绿丛生灌木,叶形略似棕榈,但质薄尖细如竹叶。多栽培供观赏。干虽细而坚韧,可制手杖、伞柄等。 清 方以智 通雅·植物:“椶竹,皮叶皆似椶,亦谓之桃竹。” 清 陈淏子 《花镜·藤蔓类考·棕竹》:“棕竹有三种:上曰筋头,梗短叶垂,可以书几;次曰短栖,可列庭堦;再次朴竹,节稀叶梗,但可削作扇骨。”
《漢語大詞典》:榛莠
丛生的恶草。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禾黍生於庙堂,榛莠秀乎玉阶。”
分類:丛生恶草
《漢語大詞典》:薄草
丛生之草。《文选·宋玉〈高唐赋〉》:“薄草靡靡,联延夭夭,越香掩掩。” 刘良 注:“薄,草丛也。”
分類:丛生
《國語辭典》:白薇  拼音:bái wéi
植物名:(1)萝藦科白薇属,多年生草本。高约五十公分,生长于山野。叶对生,椭圆形。伞形花序,夏季开花,花冠紫黑色。蓇葖果常单生,长卵状椭圆形,长约九公分。根可供药用。(2)萝藦科欧蔓属。茎直立,叶对生,卵形至披针形。聚伞花序花紫红色。蓇葖果长圆锥形,长四至五公分。
《漢語大詞典》:扑握(撲握)
(1).脚毛丛生貌。 宋 梅尧臣 《和永叔内翰戏答》:“固胜兔子固胜鹤,四蹄扑握长啄啄。”
(2).兔的代称。 宋 陆游 《赠湖上父老十八韵》:“已遣买扑握,亦可致噞喁。”参见“ 扑朔 ”。
分類:丛生
《國語辭典》:扑朔(撲朔)  拼音:pū shuò
1.指雄兔脚毛蓬松。一说为四脚爬搔或跳跃的样子。《乐府诗集。卷二五。横吹曲辞五。古辞。木兰诗二首之一》:「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2.兔的代称。宋。苏轼〈游径山〉诗:「寒窗暖足来扑朔,衣钵咒水降蜿蜒。」
分類:蓬松
《国语辞典》:红杉(红杉)  拼音:hóng shān
植物名:(1)松科落叶松属,落叶乔木。叶丛生于短枝上,线状倒披针形,先端尖或钝,绿色或灰绿色。雌毬花卵形,毬果初为红色,熟则为紫蓝色。木材供加工、建筑用。(2)杉科世界爷属。常绿大乔木,高可达一百公尺多。叶二型,线形叶螺旋状排成二列,鳞片叶贴生。雌毬花单生短枝先端。毬果下垂,卵状球形。原产美国太平洋沿岸。也称为「北美红杉」或「加州红杉」。
《漢語大詞典》:蓁菅
丛生的茅草。 宋 陆游 《感秋》诗:“长松倒涧壑,委弃同蓁菅。”
分類:丛生茅草
《漢語大詞典》:榛迷
杂木丛生,分辨不清。 明 徐渭 《代云南策问》之一:“﹝ 云 、 贵 间﹞虽间道有二,并犬牙於 川 ,久而榛迷,交地泯矣!”
《漢語大詞典》:箐谷
竹木丛生的山谷。 清 魏源 《湖广水利论》:“山无餘利,则凡箐谷之中,浮沙壅泥,败叶陈根,歷年壅积者,至是皆剷掘疏浮,随大雨倾泻而下……遂为洲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