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灌木  拼音:guàn mù
丛生而矮小的多年生木本植物,多分枝而无明显的主干。《诗经。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
《國語辭典》:蕙兰(蕙蘭)  拼音:huì lán
植物名。兰科蕙兰属,叶长线形,长二十五至八十公分。尖锐细齿缘,刚硬。春暮夏初开花,穗状花序具花七、八至十朵以上。花形与春兰同,香气浓烈。蒴果狭椭圆形。也称为「九华兰」、「一茎九华」。
《國語辭典》:玉簪  拼音:yù zān
1.首饰,玉制的发簪。南朝梁。刘孝威〈妾薄命〉诗:「玉簪久落鬓,罗衣长挂屏。」也称为「玉搔头」。
2.植物名。百合科紫萼属,多年生草本。具毒性,高约一公尺。叶大,呈绿色,卵形。六、七月开白或淡紫色花,含蕊如簪头,有香味。其叶可治蛇伤,花可治喉痛。
《漢語大詞典》:荒榛
(1).杂乱丛生的草木。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披荒榛之蒙蘢,陟峭崿之峥嶸。” 唐 孟郊 《奉报翰林张舍人见遗之诗》诗:“品松位何高,翠宫没荒榛。” 清 顾炎武 《〈金石文字记〉序》:“登危峰,探窈壑,捫落石,履荒榛。”
(2).引申为荒芜。《旧唐书·哀帝纪》:“ 洛城 坊曲内,旧有朝臣诸司宅舍,经乱荒榛。”
《國語辭典》:绿芜(綠蕪)  拼音:lǜ wú
遍地茂生的乱草。常用来形容荒凉的景象。唐。崔颢 维扬送友还苏州诗:「长安南下几程途,得到邗沟吊绿芜。」唐。许浑 咸阳城东楼诗:「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分類:丛生绿草
《國語辭典》:林莽  拼音:lín mǎng
草木深茂的地方。东周战国。宋玉〈风赋〉:「蹶石伐木,梢杀林莽。」《宋史。卷二五四。列传。赵赞》:「将及州境,乃前后分置步骑,绵绵不绝,林莽之际,远见旌旗,所部羌、浑来迎,无不慑服。」
《國語辭典》:芜秽(蕪穢)  拼音:wú huì
1.杂草丛生,土地荒废。《楚辞。宋玉。九辩》:「农夫辍耕而容与兮,恐田野之芜秽。」《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彼南山,芜秽不治。」
2.比喻作奸败德的人。《三国志。卷四五。蜀书。杨戏传》:「剪除芜秽,惟刑以张。」
《高级汉语词典》:丛薄
丛生的杂草
《漢語大詞典》:丛篁(叢篁)
丛生的竹子。 唐 宋之问 《泛镜湖南溪》诗:“沓嶂开天小,丛篁夹路迷。” 宋 陈与义 《纵步至董氏园亭》诗之二:“自移一榻西窗下,要近丛篁听雨声。”
分類:丛生竹子
《國語辭典》:披榛  拼音:pī zhēn
榛,丛生的草木。披榛指砍去丛生的草木。形容排除困难。《文选。赵至。与嵇茂齐书》:「涉泽求蹊,披榛觅路。」
《國語辭典》:春兰(春蘭)  拼音:chūn lán
植物名。兰科建兰属,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地,高二十五公分,须根粗大,呈白色,叶脉平行,质硬,春日开花,花淡黄绿色,其香清而不烈。多产于浙东。
《漢語大詞典》:苔斑
苔藓丛生如斑点之状。 唐 无名氏 《朝元阁赋》:“金铺烛耀,玉磶苔斑。” 清 孙枝蔚 《寓百福寺》诗:“更防车马至,踏破古苔斑。”
《漢語大詞典》:芳郊
花草丛生之郊野。 唐 王勃 《登城春望》诗:“芳郊花柳遍,何处不宜春。” 宋 柳永 《内家娇》词:“垂杨艳杏,丝软霞轻,绣出芳郊明媚。”白雪遗音·马头调·游春:“芳郊以外,百花争开,最宜放怀。”
《漢語大詞典》:林野
(1).树木丛生的山野。 晋 张华 《鹪鹩赋》:“恋 钟 岱 之林野,慕 陇 坻 之高松。”百喻经·子死欲停置家中喻:“於是便更杀其一子,而担负之,远葬林野。” 金 赵秉文 《烟际钟》诗:“声从烟际起,復向烟中微;随风散林野,渡头人未归。”
(2).指隐居之地。 唐 聂夷中 《燕台》诗之一:“自然 乐毅 徒,趋风走天下。何必驰凤书,旁求向林野。”明史·顾宪成传:“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
《漢語大詞典》:崇兰(崇蘭)
丛兰,丛生的兰草。《楚辞·招魂》:“光风转蕙,氾崇兰些。” 王念孙 《读书杂志馀编·楚辞》:“崇兰,犹丛兰耳。文子·上德:‘丛兰欲茂,秋风败之。’説文:‘丛,聚也。’广雅:‘崇,聚也。’是崇与丛同义。” 唐 刘禹锡 《省试风光草际浮》诗:“影碎翻崇兰,浮香转丛蕙。” 明 陈子龙 《富春渚》诗:“宾雁冥遥渚,崇兰芳幽林。”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余有诗赠之…… 武塘 魏子一 为书於粉壁, 贵阳 杨龙友 写崇兰诡石於左偏,时人称为三絶。”
分類:丛生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