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1,分22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专城
不专
专一
专征
专美
专门
专人
自专
专意
专任
专务
专制
专用
专精
专对
《國語辭典》:专城(專城)  拼音:zhuān chéng
旧称地方的行政长官。汉。无名氏〈陌上桑〉:「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国语辞典》:不专(不专)  拼音:bù zhuān
1.不单、不仅。如:「这种营养品不专针对老年人而制造,也适用于一般人。」
2.不专注、不专一。如:「用情不专」。
《國語辭典》:专一(專一)  拼音:zhuān yī
1.心思专注。《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足赡万物。」
2.同心同意。《汉书。卷四。文帝纪》:「今大臣虽欲为变,百姓弗为使,其党宁能专一耶?」
3.专会、只会。《西游记》第四二回:「待要著善财龙女与你同去,你却又不是好心,专一只会骗人。」《初刻拍案惊奇》卷四:「某官性诡谲好名,专一暗地坑人夺人。」
《國語辭典》:专征(專征)  拼音:zhuān zhēng
掌握军旅全权,不待天子命令,得专自征伐。汉。班固《白虎通。卷五。考黜》:「赐以弓矢,使得专征。」
《國語辭典》:专美(專美)  拼音:zhuān měi
独得美名。《书经。说命下》:「尔尚明保予,罔俾阿衡,专美有商。」
分類:独享美名
《國語辭典》:专门(專門)  拼音:zhuān mén
专精某一门技艺或学术。《文明小史》第一六回:「那个马夫阿四,一向不做好事情,是专门替人家拉皮条的。」也作「颛门」。
《國語辭典》:专人(專人)  拼音:zhuān rén
专门负责、办理某项事物的人。如:「专人接送」、「这件事有专人负责。」
《國語辭典》:自专(自專)  拼音:zì zhuān
1.自行专擅。《礼记。中庸》:「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红楼梦》第六七回:「我也不敢自专就收起来,特拿来给太太瞧瞧。」
2.自誇、自耀。元。曾瑞〈哨遍。起制轩辕始建套。尾〉:「据坚平明正清。非为俺自专,若回光返照仁人面,廉洁分明自然显。」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三折:「他可也忒自专,说大言,自誇轻健。」
《漢語大詞典》:专意(專意)
(1).专心;心思专用于某事。韩非子·有度:“古者世治之民,奉公法,废私术,专意一行,具以待任。”汉书·贡禹传:“古者不以金钱为币,专意於农。” 宋 陈师道 《拟御试武举策》:“夫 武侯 之纵敌,务胜其心以持久,专意东方而无后忧,可谓善画矣。”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 唐玄宗 ﹞自中年以后迷信神仙符箓,专意渔色享受。”
(2).特意。汉书·郊祀志下:“夫 周 秦 之末,三五之隆,已尝专意散财,厚爵禄,竦精神,举天下以求之矣。” 宋 梅尧臣 《戏作嫦娥责》诗:“ 裴生 亦有如此作,专意见责心未夷。”
《國語辭典》:专任(專任)  拼音:zhuān rèn
1.专门负责担任某事。如:「公司的发言人专任对外资讯的发布工作。」《后汉书。卷七二。董卓列传》:「使专任军政,共杀金城太守陈懿,攻烧州郡。」
2.专职。相对于兼任而言。如:「我是本校的专任教授。」
《漢語大詞典》:专务(專務)
(1).专心致力。史记·秦始皇本纪:“远邇辟隐,专务肃庄。” 宋 苏轼 《上皇帝书》:“我仁祖之驭天下也,持法至宽,用人有叙,专务掩覆过失,未尝轻改旧章。”《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从此上任之后,专务镇静,军民安堵,威名更胜。” 章炳麟 《伪〈民报〉检举状》:“诸君试念天下有专务黷货而可以克定大业者乎?”
(2).指专心致力之事。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
分類:专心致力
《國語辭典》:专制(專制)  拼音:zhuān zhì
凭一己之意,独断行事,操纵一切。《淮南子。泛论》:「周公事文王也,行无专制,事无由己。」《汉书。卷四。文帝纪》:「夫以吕太后之严,立诸吕为三王,擅权专制,然而太尉以一节入北军,一呼士皆袒左,为刘氏,畔诸吕,卒以灭之。」也作「颛制」。
《國語辭典》:专用(專用)  拼音:zhuān yòng
专供某些人或某种需求使用的。如:「这是只有公车才走的专用道路。」
《國語辭典》:专精(專精)  拼音:zhuān jīng
1.集中精力,专心一志。如:「老师傅经年累月专精于人物的石雕创作。」《吕氏春秋。仲秋纪。论威》:「并气专精,心无有虑,目无有视,耳无有闻,一诸武而已矣。」《汉书。卷二二。礼乐志》:「专精厉意逝九阂,纷云六幕浮大海。」
2.擅长。如:「教授专精语言学。」
《漢語大詞典》:专对(專對)
(1).谓任使节时独自随机应答。《论语·子路》:“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於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何晏 集解:“专,犹独也。”汉书·王吉传:“光禄勋 匡衡 亦举 骏 有专对材。” 颜师古 注:“谓见问即对,无所疑也。”明史·刘定之传:“今宜择内藴忠悃,外工专对,若 陆贾 、 富弼 其人者,使备正介之选,庶不失辞辱国。”
(2).单独应对。后汉书·马援传:“ 客卿 幼而岐嶷,年六岁,能应接诸公,专对宾客。” 唐 元稹 《翰林学士承旨记》:“大凡大誥令、大废置,丞相之密画,内外之密奏,上之所甚注意者,莫不专对,他人无得而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