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嗌塞  拼音:yì sè
咽喉阻塞不通。
《国语辞典》:淋溲  拼音:lín sōu
中医上指尿道发炎使小便不通畅点滴而出,称为「淋溲」。
《国语辞典》:不通闻问(不通闻问)  拼音:bù tōng wén wèn
互相不通消息。
分类:不通消息
《国语辞典》:大煠八块(大煠八块)  拼音:dà yè bā kuài
原指呆板不通的八股文。后用以形容分尸案的手法或凶手的残暴。
《国语辞典》:不中相与(不中相与)  拼音:bù zhòng xiāng yǔ
不够交情、不通情理。《照世杯。卷三。走安南玉马换猩绒》:「这位客官好不中相与,口角这样轻薄!」
《国语辞典》:辞巧理拙(辞巧理拙)  拼音:cí qiǎo lǐ zhuó
用辞巧妙,道理却不通达。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诸子》:「公孙子白马孤犊,辞巧理拙,魏牟比之鸮鸟,非妄贬也。」
《國語辭典》:狗屁不通  拼音:gǒu pì bù tōng
比喻说话或文章极不通顺。如:「他的文章狗屁不通。」
《漢語大詞典》:黄昏子
方言。指对业务半通不通的人。
《國語辭典》:佶屈聱牙  拼音:jí qū áo yá
佶屈,曲折不顺。聱牙,拗口。佶屈聱牙形容文句艰涩,读起来不顺口。唐。韩愈〈进学解〉:「周诰殷盘,佶屈聱牙。」
《漢語大詞典》:诘曲聱牙(詰曲聱牙)
形容文句艰涩,不通顺畅达。 明 宋濂 《文原》:“予窃怪世之为文者,不为不多,骋新奇者,鉤摘隐伏,变更庸常,甚至不可句读,且曰:不詰曲聱牙非古文也。” 清 钱谦益 《江母金孺人墓志铭》:“ 文昭 之文,詰曲聱牙。” 清 魏源 《章教谕〈强恕斋书〉序》:“审其往来踪蹟,以察知 周 召 二公陈誥纳诲心事,於詰曲聱牙中而如闻其告语。”参见“ 佶屈聱牙 ”。
《國語辭典》:佶屈聱牙  拼音:jí qū áo yá
佶屈,曲折不顺。聱牙,拗口。佶屈聱牙形容文句艰涩,读起来不顺口。唐。韩愈〈进学解〉:「周诰殷盘,佶屈聱牙。」
《漢語大詞典》:晦闷(晦悶)
阴暗而不通风。 清 阮葵生 茶餘客话卷二:“今大库之穴壁为窗,砖簷暗室,较史宬尤为晦闷,则为当日藏书之所。”
《漢語大詞典》:晦窒
晦涩不通。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毛诗〉读》:“所言皆狂悍迂曲,絶不可通……大端已谬,其文义又多故为晦窒,不足取也。”
分類:晦涩不通
《漢語大詞典》:哕咽(噦咽)
气窒塞不通。 唐 范摅 云溪友议·梦神姥:“ 卢 梦觉,召庙祝,令别置神母位……在家,忽遗忘之,噦咽而体中不快也。”
分類:窒塞不通
《國語辭典》:憋气(憋氣)  拼音:biē qì
1.呼吸受阻碍而不顺畅。如:「门窗关得紧紧的,真憋气。」
2.将气憋住,不使它呼出。如:「要学习游泳,得先学憋气。」
3.心中受委屈或有烦恼无法解决宣泄。《刘知远诸宫调。第二》:「自入舍做女婿,觑俺咱似儿戏。使著后,道东说西畅憋气。」
《國語辭典》:别扭(別扭)  拼音:bié niǔ
与人吵闹、斗气或意见不合。《孽海花》第二六回:「我说这句话,彷佛有意和陆大人别扭似的,其实不相干。」《孽海花》第三三回:「他的死抗日军,并不想建什么功,立什么业,并且也不是和威毅伯有意别扭著闹法越战争时被排斥的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