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不识窍(不識竅)  拼音:bù shì qiào
不懂事、不明时务。《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于今又有个不识窍的小二哥也,与个妇人私通,……后惹出一场祸来,尸横刀下,命赴阴间。」《负曝闲谈》第八回:「贾子蛰道:『机会呢是有,只要你肯花上两文。』周劲斋指著自己的鼻子道:『老把兄,我难道是不识窍的人么?』」也作「不识气」。
分類:不懂事
《國語辭典》:不识抬举(不識抬舉)  拼音:bù shì tái ju
责骂人不接受或不自知别人的礼遇优待。《儒林外史》第一回:「票子传著倒要去,帖子请著倒不去?这不是不识抬举了!」《红楼梦》第五八回:「不识抬举的东西!怪不得人人说戏子没一个好缠的。」也作「不受抬举」。
《國語辭典》:不识泰山(不識泰山)  拼音:bù shì tài shān
比喻不知礼敬或认不出地位高、本领大的人。《水浒传》第二三回:「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渎兄长,望乞恕罪。」
《分类字锦》:不识厅屏(不识厅屏)
杜牧岐阳公主墓志铭:尚书在澧州三年,主始入后出,中间不识刺史厅屏。
分类:公主
《漢語大詞典》:不识闲儿(不識閑兒)
方言。闲不在。如:他手脚不识闲儿,整天不是做这样就是干那样。
分類:方言不在
《國語辭典》:不识一丁(不識一丁)  拼音:bù shì yī dīng
丁,比喻极易认识的字。语本《旧唐书。卷一二九。张延赏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形容人不识字或毫无学问。《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村夫不识一丁,愚者岂无一得?」也作「目不识丁」、「目不识字」、「一丁不识」、「未识一丁」。
《國語辭典》:一丁  拼音:yī dīng
1.一个成年男子。《宋书。卷六。孝武帝本纪》:「夏五月辛酉,制荆、徐、兖、豫、雍、青、冀七州统内,家有马一匹者,蠲复一丁。」唐。白居易新乐府。新丰折臂翁〉:「户有三丁点一丁,点得驱将何处去。」
2.一个的󻾹误。《旧唐书。卷一二九。张延赏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國語辭典》:不识之无(不識之無)  拼音:bù shì zhī wú
之无,唐代白居易出生六七个月时,即能辨别「之」、「无」二字。见《旧唐书。卷一六六。白居易传》。故后世用以比喻极浅显易懂的字。不识之无比喻不识字或毫无学问。清。黄景仁 除夕述怀诗:「有儿名一生,废学增痴憨;曾不识之无,但索梨与柑。」
《國語辭典》:不识时务(不識時務)  拼音:bù shì shí wù
原意是不识抬举,后亦指不知时尚机运以求通达。《后汉书。卷三六。张霸传》:「时皇后兄虎贲中郎将邓骘,当朝贵盛,闻霸名行,欲与为交,霸逡巡不答,众人笑其不识时务。」《三国演义》第四四回:「今数人皆被操灭,天下无人矣。独有刘豫州不识时务,强与争权。」也作「不达时务」。
《分类字锦》:北人不识(北人不识)
扪虱新语:北人不识梅,盖梅至北方,则变而成杏。今之江湖、二浙,四五月间,梅欲黄而雨,谓之梅雨。转淮而北则否,亦地气然也。
分类:梅杏
《漢語大詞典》:东不识(東不識)
亦作“ 东不訾 ”。 传说为 舜 友之一。尸子卷下:“ 舜 得友五人,曰 雄陶 、 续耳 、 柏杨 、 东不识 、 秦不空 ,皆一国之贤人也。”汉书·古今人表作“ 东不訾 ”。按, 舜 友或作六人,或作七人,姓名用字也各有异。参阅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 清 孙星衍 《尸子校集》
分類:六人
《國語辭典》:目不识丁(目不識丁)  拼音:mù bù shì dīng
比喻不识字或毫无学问。参见「不识一丁」条。《警世通言。卷一七。钝秀才一朝交泰》:「他两个祖上也曾出仕,都是富厚之家,目不识丁,也顶个读书的虚名。」《醒世姻缘传》第一回:「若是那等目不识丁的,村气射人的,就是王侯贵戚,他也只是外面怕他,心内却没半分诚敬。」
《漢語大詞典》:目不识书(目不識書)
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六:“ 李士寧 者, 蓬州 人,自言学多诡数,善为巧发奇中,目不识书,而能口占作诗,颇有才思。”亦作“ 目不知书 ”。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一》:“ 后赵 石勒 目不知书,然常使人读汉书, 勒 卧听之。”参见“ 目不识丁 ”。
《國語辭典》:目不识丁(目不識丁)  拼音:mù bù shì dīng
比喻不识字或毫无学问。参见「不识一丁」条。《警世通言。卷一七。钝秀才一朝交泰》:「他两个祖上也曾出仕,都是富厚之家,目不识丁,也顶个读书的虚名。」《醒世姻缘传》第一回:「若是那等目不识丁的,村气射人的,就是王侯贵戚,他也只是外面怕他,心内却没半分诚敬。」
《國語辭典》:不及  拼音:bù jí
1.比不上。《文选。班彪。王命论》:「见善如不及,用人如由己。」《文选。班固。典引》:「臣固才朽,不及前人。」也作「不如」、「不若」。
2.时间上做不到。《文选。扬雄。羽猎赋》:「鸟不及飞,兽不得过。」《文选。曹丕。与吴质书》:「后生可畏,来者难诬,然恐吾与足下不及见也。」
3.不足、不满。《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侍卫之士不及五百人。」
《國語辭典》:鱼水(魚水)  拼音:yú shuǐ
1.桓公使管仲求𡩋戚,𡩋戚回应他:「浩浩乎」。管仲从侍婢所引诗「浩浩者水,育育者鱼,未有室家,而安招我居」,得知𡩋戚因未有家室而不愿受召。典出《管子。小问》。后比喻夫妇。如:「鱼水和谐」。
2.刘备曾谓得孔明有如鱼得水。典出《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后比喻君臣相得。唐。李白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诗:「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國語辭典》:一丁  拼音:yī dīng
1.一个成年男子。《宋书。卷六。孝武帝本纪》:「夏五月辛酉,制荆、徐、兖、豫、雍、青、冀七州统内,家有马一匹者,蠲复一丁。」唐。白居易新乐府。新丰折臂翁〉:「户有三丁点一丁,点得驱将何处去。」
2.一个的󻾹误。《旧唐书。卷一二九。张延赏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