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目不识字(目不识字)  拼音:mù bù shì zì
比喻人不识字或毫无学问。参见「不识一丁」条。明。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矧纳贳之例行,而目不识字者可为郡邑博士。」
《国语辞典》:纥字不识(纥字不识)  拼音:hé zì bù shì
臧武仲名纥,有唐人误读为核,萧颖士因讥其不识纥字。见《通俗编。文学》引《懒真子》。后用来嘲讽人不识字。如:「他根本是纥字不识,还硬要装懂。」
《国语辞典》:反眼不识(反眼不识)  拼音:fǎn yǎn bù shì
转眼之间就不认识对方。形容翻脸不认人。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
《国语辞典》:有眼不识荆山玉(有眼不识荆山玉)  拼音:yǒu yǎn bù shì jīng shān yù
荆山玉,春秋时代楚国人卞和在荆山发现的璞玉,两次献给楚王,都被认为是普通的石头。「有眼不识荆山玉」比喻认不出名贵的物品或杰出的人物。如:「这么纯净的水晶,你竟然当成玻璃,真是有眼不识荆山玉。」《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我西门庆一时昏昧,不听你之良言,辜负你的好意。正是:『有眼不识荆山玉,拿著顽石一样看;过后知君子,方才识好人。』千万作饶恕我则个!」
《国语辞典》: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拼音:bù pà bù shì huò,jiù pà huò bǐ huò
(谚语)有了比较,即可辨别优劣。如:「行商讲求货真价实,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国语辞典》:不怕货比货,就怕不识货(不怕货比货,就怕不识货)  拼音:bù pà huò bǐ huò,jiù pà bù shì huò
(谚语)本指所卖物品货真价实不怕比较,就怕买的人没眼光。亦可比喻一个人具有真才实学,不怕考验,就怕没人赏识。如:「俗话说得好:『不怕货比货,就怕不识货。』只要自己有真才实学,终会有出头的日子。」
《国语辞典》:一字不识(一字不识)  拼音:yī zì bù shì
一个字也认不得。《隋唐演义》第八二回:「及取副封一看,咄咄称奇,原来那字迹与他来书无异,一字不识,传与众官看了,无不骇然。」《孽海花》第一四回:「后来看看那书,装潢得极为盛丽,翻出来却一字不识。」
《国语辞典》:不识气(不识气)  拼音:bù shì qì
不懂事、不明形势。《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四:「更有那不识气的小二哥,不曾沾得半点滋味,也被别人弄了一番手脚,折了偌多本钱,还晦气哩!」也作「不识窍」。
《国语辞典》:不识羞耻(不识羞耻)  拼音:bù shì xiū chǐ
没有羞耻心。《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我怎么贪恋爵位,不识羞耻,你倒骂得刻毒!」
分类:羞耻
《国语辞典》:不识时变(不识时变)  拼音:bù shì shí biàn
一个人脱离现实、固执己见而不知变通。如:「像他这么不识时变的人,如何与他沟通?」
《国语辞典》:不识进退(不识进退)  拼音:bù shì jìn tuì
不知进退。指言行举止没有分寸。《喻世明言。卷二二。木绵庵郑虎臣报冤》:「贾涉道:『下官有句不识进退的言语,未知可否?』那妇人道:『但说不妨。』」《醒世恒言。卷二三。金海陵纵欲亡身》:「我承你日常看顾,感恩不尽,今日有句不识进退的话说与你听,你不要恼我,不要怪我!」
《国语辞典》:不识斤两(不识斤两)  拼音:bù shì jīn liǎng
不知轻重、不知分量、不知利害。形容一个人安然无知。如:「你这不识斤两的小子,竟然说出这种话来!」
《国语辞典》:不识风色(不识风色)  拼音:bù shì fēng sè
不明形势、不识时务。《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怎当得刘九儿不识风色,指著大都子『千绝户,万绝户』的骂。」也作「不识局面」。
《国语辞典》:不识高低(不识高低)  拼音:bù shì gāo dī
不能分别是非好坏。《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相公白龙鱼服,隐姓潜名,倘或途中小辈不识高低,有毁谤相公者,何以处之?」《警世通言。卷一七。钝秀才一朝交泰》:「谁知世人眼浅,不识高低。闻知异乡公子如此形状,必是个浪荡之徒,便有锦心绣肠,谁能信他?谁能请他?」
《漢語大詞典》:不识不知(不識不知)
(1).谓不识古今。形容古代民风淳朴。《诗·大雅·皇矣》:“帝谓 文王 ,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列子·仲尼:“ 尧 乃微服游於康衢,闻儿童謡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2).犹不知不觉。 静嘨斋主人 《〈西游补〉答问》:“情之魔人,无形无声,不识不知,或从悲惨而入;或从逸乐而入;或一念疑摇而入;或从所见闻而入。”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然而通读全篇,较之攻击 日本 人,倒是不识不知地将 支那 留学生的不品行,特地费了力招供出来的地方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