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烦恼(煩惱)  拼音:fán nǎo
烦闷而不快活。唐。白居易〈客路感秋寄明准上人〉诗:「使我忘得心,不教烦恼生。」宋。王观〈红芍药。人生百岁〉词:「那二十五载之中,宁无些个烦恼。」
《國語辭典》:不悟  拼音:bù wù
1.不明晓、不觉醒。晋。木华〈海赋〉:「徒识观怪之多骇,乃不悟所历之近远。」《三国演义》第六回:「非汝言,吾实不悟。」
2.不料、意想不到。《晋书。卷五二。列传。华谭》:「谭素以才学为东土所推,同郡刘颂时为廷尉,见之叹息曰:『不悟乡里乃有如此才也!』」晋。庾亮〈让中书令表〉:「不悟徼时之福,遭遇嘉运。」
《國語辭典》:鼷鼠  拼音:xī shǔ
一种家鼠。身体小,吻部尖而长,耳朵较大,尾巴细长,全身灰黑色或灰褐色。是传播鼠疫的媒介。也称为「甘鼠」、「小家鼠」。
《國語辭典》:酣梦(酣夢)  拼音:hān mèng
熟睡、沉睡。如:「他出门晨跑时,全家都还在酣梦中。」
《漢語大詞典》:沈睡
亦作“沉睡”。
(1).熟睡;昏睡。 元 曾瑞 《留鞋记》第四折:“你二人本有那宿世姻缘,约元宵相会在佛殿之前,怎知道为酒醉一时沉睡,不能勾叙欢情共枕同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象:“ 粤 中有猎兽者,挟矢如山。偶卧憇息,不觉沉睡,被象来鼻摄而去。”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二章:“ 刘宗敏 从 射虎口 抬回老营大约两个时辰,寨中已经打更了,依然时而清醒,时而沉睡。”
(2).引申为不觉醒。 梁启超 《雷庵行》:“叱咤淋漓走魑魅,党破羣聋起沉睡。” 冰心 《去国·斯人独憔悴》:“这是校长他自己误会,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是因为近来 青岛 的问题,很是紧急,国民却仍然沉睡不醒。”
《漢語大詞典》:闷然(悶然)
不觉貌;淡漠貌。庄子·德充符:“闷然而后应,氾而若辞。” 成玄英 疏:“不觉之容,亦是虚淡之貌。” 唐 韩愈 《答殷侍御书》:“游从之类,相熟相同,不教不学,闷然不见己缺。” 明 李贽 《篁山碑文》:“向之闷然莫晓其处者,今日共登道场,皆得同游於净土矣。”
分類:不觉淡漠
《漢語大詞典》:闷若(悶若)
不觉貌。文选·嵇康〈养生论〉:“从老得终,闷若无端。” 李周翰 注:“言死者闷然不知其端绪之所由也。”
分類:不觉
《漢語大詞典》:溜边(溜邊)
方言。乘人不觉而偷偷地走到一边。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三四章:“他又看到 马之悦 光溜边,不上前。”《人民文学》1981年第4期:“我呢,不知所措,溜边徘徊。”
《漢語大詞典》:揄揶有鬼
世说新语·任诞“ 襄阳 罗友 有大韵” 刘孝标 注引《晋阳秋》:“ 友 字 宅仁 , 襄阳 人。少好学,不持节检…… 温 ( 桓温 )虽以才学遇之,而谓其诞肆,非治民才,许而不用。后同府人有得郡者, 温 为席起别, 友 至尤晚。问之, 友 答曰:‘民性饮道嗜味,昨奉教旨,乃是首旦出门,於中路逢一鬼,大见揶揄,云:“我只见汝送人作郡,何以不见人送汝作郡!”民始怖终惭,回还以解,不觉成淹缓之罪。’ 温 虽笑其滑稽,而心颇愧焉。”后用为宦途坎坷之典。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释愤》:“想当初人遭颠沛,到如今自受流离。説不得笑駡由人,怎避得揄揶有鬼。”
分類:回还不觉
《國語辭典》:执迷不悟(執迷不悟)  拼音:zhí mí bù wù
坚持错误的观念而不醒悟。《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众一临,刑兹罔赦。」《红楼梦》第一一三回:「老爷太太原为是要你成人接续祖宗遗绪。你只是执迷不悟,如何是好!」
《漢語大詞典》:遂迷不寤
执迷不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唐 元稹 《招讨镇州制》:“如 王廷凑 遂迷不寤,诸道宜便进军,以时翦灭。”亦作“ 遂迷忘反 ”。南齐书·顾宪之传:“窃寻民之多伪,实由 宋 季军旅繁兴,役赋殷重,不堪勤剧,倚巧祈优,积习生常,遂迷忘反。”
《国语辞典》:难者不会,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拼音:nán zhě bù huì,huì zhě bù nán
(谚语)畏惧困难的人就学不会,已经会的人就不觉困难。如:「说到游泳,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你认为会很难,就表示还没学会呢!」
《国语辞典》:教不厌学不倦(教不厌学不倦)  拼音:jiào bù yàn xué bù juàn
教学和学习都很勤奋,不觉得疲累。如:「他白天在小学任教,晚上到大学进修,真是一位教不厌学不倦的青年。」
《国语辞典》:心身俱忘  拼音:xīn shēn jù wàng
精神、身体都不觉得存在。形容心醉痴迷的样子。《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久之又久,心身俱忘,如醉如梦。」
《国语辞典》:至死不悟  拼音:zhì sǐ bù wù
到死仍不觉悟。形容极为顽固。《抱朴子。内篇。道意》:「求乞福愿,冀其必得,至死不悟,不亦哀哉?」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五柳先生下》:「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遂能如此。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不知者疲精力,至死不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