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著 → 着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八竿子打不著  拼音:bā gān zi dǎ bù zháo
(谚语)比喻毫无关系。如:「这件事和你八竿子打不著,你就别管了!」也作「八杆子打不著」、「八杆子打不著」。
《国语辞典》:八棍子撂不著  拼音:bā gùn zi liào bù zháo
(谚语)比喻彼此之间毫无关系。如:「他和我虽然长相相像,却是『八棍子撂不著』,毫无亲戚关系。」
《国语辞典》:不著领顶儿(不著领顶儿)  拼音:bù zhuó lǐng dǐng ér
不经过大脑思考。《金瓶梅》第四一回:「谁教你说话不著个领顶儿就说出来,他不骂你骂狗!」也作「不著头顶儿」。
《国语辞典》:不著头顶儿(不著头顶儿)  拼音:bù zhuó tóu dǐng ér
不经过大脑。如:「你这种不著头顶儿的做事方式,很容易出差错。」也作「不著领顶儿」。
分类:不经大脑
《国语辞典》:做我不著  拼音:zuò wǒ bù zháo
舍弃一切,自我承担。《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他若欺心不招架时,左右做我不著,你两个老人家将我去府中,等我郡王面前实诉。」也作「做个不著」。
《国语辞典》:到三不著两(到三不著两)  拼音:dào sān bù zhuó liǎng
说话不著边际、不明事理。《红楼梦》第五五回:「那赵姨娘原有些到三不著两的,有了事那就赖他。」也作「道三不著两」。
《国语辞典》:道三不著两(道三不著两)  拼音:dào sān bù zháo liǎng
说话不著边际,不明事理。《儒林外史》第一六回:「你哥又没中用,说了几句『道三不著两』的话。」《红楼梦》第四八回:「我前日还同你哥哥说:『文杏又小,道三不著两的。莺儿一个人不彀伏侍的,还要买一个丫头来你使。』」也作「到三不著两」。
《国语辞典》:冷手挝不著热馒首(冷手挝不著热馒首)  拼音:lěng shǒu zhuā bù zháo rè mán shǒu
(谚语)比喻有急需时向人求助,不能太过计较。《崇祯本金瓶梅》第三五回:「你若要,与他三百两银子,他也罢了。冷手挝不著热馒首。」
《国语辞典》:打虎不著,反被虎伤(打虎不著,反被虎伤)  拼音:dǎ hǔ bù zháo,fǎn bèi hǔ shāng
比喻消灭坏人不成,反而受到伤害。《精忠岳传》第一三回:「打虎不著,反被虎伤,如何是好?」
《国语辞典》:天不著风儿晴不的(天不著风儿晴不的)  拼音:tiān bù zhuó fēng ér qíng bù de
(谚语)意指有一种人不说谎不能成事。常与「人不著谎儿成不的」并用。《金瓶梅》第七二回:「天不著风儿晴不的,人不著谎儿成不的。他不整撺瞒著,你家肯要他?」
《国语辞典》:双日不著单日著(双日不著单日著)  拼音:shuāng rì bù zhuó dān rì zhuó
迟早会有一天。《水浒传》第二一回:「我不看宋押司面皮,教你这屋里粉碎。教你双日不著单日著。我不结果了你,不姓唐!」
分类:迟早一天
《国语辞典》:偷鸡不著蚀把米(偷鸡不著蚀把米)  拼音:tōu jī bù zháo shí bǎ mǐ
(谚语)比喻想占便宜,结果反倒吃了亏。如:「这件事情风险太高,小心偷鸡不著蚀把米,到时弄得血本无归呢!」也作「偷鸡不著反折一把米」。
《国语辞典》:离了靛缸,染不著颜色(离了靛缸,染不著颜色)  拼音:lí le diàn gāng,rǎn bù zháo yán sè
离开了靛色的染缸,就沾染不到颜色。比喻脱离了坏环境,就不会受影响、被带坏。如:「那年轻人自从脱离了帮派,就像离了靛缸,染不著颜色,改掉了所有的坏习惯。」《九命奇冤》第九回:「易行在这里,天天出去,恐怕被他们教坏,……在省城同他谋一个粗工生活,叫他去做,横竖在家里也是穷,工钱是不必计较的,好叫他离了靛缸,染不著颜色。」
《国语辞典》:不著家人,弄不得家鬼  拼音:bù zháo jiā rén,nòng bù dé jiā guǐ
(谚语)如果不是内奸,不会从内部生祸患。《金瓶梅》第四七回:「常言道:『不著家人,弄不得家鬼。』这苗青深恨家主苗天秀,日前被责之仇,一向要报无由。」
《国语辞典》:买金偏撞不著卖金的(买金偏撞不著卖金的)  拼音:mǎi jīn piān zhuàng bù zháo mài jīn de
比喻事不凑巧。《金瓶梅》第一回:「自古佳人才子,相凑著的少,买金偏撞不著卖金的。」
分类:凑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