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不羁(不羈)  拼音:bù jī
不受拘束,比喻人之才识高远、俊秀脱俗。《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列传。邹阳》:「今人主沉于谄谀之辞,牵于帷裳之制,使不羁之士与牛骥同皂,此鲍焦所以忿于世而不留富贵之乐也。」晋。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三:「当世贵不羁,遭难能解纷。」
《漢語大詞典》:游荡不羁(遊蕩不覊)
游乐放荡,不受拘束。 清 珠泉居士 《雪鸿小记补遗》:“后 閔 以游荡不覊,卓锥无地,姬延之至家,寝食与共,虽伉儷不过也。” 清 独逸窝退士 笑笑录·此行岂可替名:“ 蜀 人 郭震 ,博学能诗,游荡不覊,然才识过人。”亦作“ 游荡不羇 ”。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 殊 少为士人,游荡不羇。”
《漢語大詞典》:游荡不羁
游乐放荡,不受拘束。
《漢語大詞典》:游荡不羁(遊蕩不羇)
见“ 游荡不覊 ”。
《國語辭典》:卓荦不羁(卓犖不羈)  拼音:zhuó luò bù jī
形容才华卓越特出,性格豪迈,不拘于世俗礼法。《晋书。卷六七。郗鉴传》:「少卓荦不羁,有旷世之度。」宋。王安石〈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而自少卓荦不羁,善辨说。」
《漢語大詞典》:跅弛不羁(跅弛不羈)
放荡不受拘束。 清 黄周星 《补张灵崔莹合传》:“而又闻 灵 跅弛不羈,竟褫其诸生。” 章士钊 《赵伯先事略》:“又激於意气,跅弛不羈,被酒大言,无所避就。”
《國語辭典》:倜傥不羁(倜儻不羈)  拼音:tì tǎng bù jī
豪爽洒脱而不受约束。《隋书。卷六三。刘权传》:「世彻倜傥不羁,颇为时人所许。」《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姓王名文藻,表字宋卿,为人倜傥不羁。」
《分类字锦》:形骸不羁(形骸不羁)
白居易 代书寄微之诗 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
分类:
《国语辞典》:拓落不羁(拓落不羁)  拼音:tuò luò bù jī
性情疏狂,不受拘束。《北史。卷三九。薛安都等传。论曰》:「法寿拓落不羁,克昌厥后。」也作「落魄不羁」、「落拓不羁」。
《国语辞典》:玩世不羁(玩世不羁)  拼音:wàn shì bù jī
生活态度不庄重、不严谨。如:「虽然年纪已老大不小了,但他天生是个玩世不羁的人。」也作「玩世不恭」。
《漢語大詞典》:放达不羁(放達不羈)
纵放旷达,不受拘束。《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 卢柟 ﹞一生好酒任侠,放达不羈,有轻财傲物之志。”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久闻 唐伯虎 放达不羈,难道 华安 就是他?”
《國語辭典》:放浪不羁(放浪不羈)  拼音:fàng làng bù jī
行动随便,不受拘束。宋。洪迈《夷坚丙志。卷一一。李铁笛》:「李好吹铁笛,盖放浪不羁之士也。」也作「放荡不羁」。
《國語辭典》:放诞不羁(放誕不羈)  拼音:fàng dàn bù jī
行为放纵,不受约束。《太平广记。卷二一○。王濛》:「晋王濛字仲祖,晋阳人,放诞不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九回:「这位少大人是有点放诞不羁的,暗想此次去河南,行李带的多,自己所带两个底下人,恐怕靠不住。」也作「放纵不羁」。
《國語辭典》:放荡不羁(放蕩不羈)  拼音:fàng dàng bù jī
行动随便,不受约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平时与一班好朋友,只以诗酒娱心,或以山水纵目,放荡不羁。」《官场现形记》第五八回:「绅筱庵既说明尸谏,他的为人,平时虽放荡不羁,然而看他前天那副忠义样子,决计不是说著玩玩的。」也作「放浪不羁」。
《國語辭典》:放荡不羁(放蕩不羈)  拼音:fàng dàng bù jī
行动随便,不受约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平时与一班好朋友,只以诗酒娱心,或以山水纵目,放荡不羁。」《官场现形记》第五八回:「绅筱庵既说明尸谏,他的为人,平时虽放荡不羁,然而看他前天那副忠义样子,决计不是说著玩玩的。」也作「放浪不羁」。
《國語辭典》:放纵不羁(放縱不羈)  拼音:fàng zòng bù jī
行为放纵,不受约束。《晋书。卷九三。外戚传。王濛传》:「濛少时放纵不羁,不为乡曲所齿。」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飞云渡》:「有一少年子,放纵不羁。」也作「放诞不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