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仙家鸡犬
 
刘安升
 
刘安宅
 
刘安鸡犬
 
问鸡犬
 
拔宅淮王
 
淮南犬
 
淮南举
 
淮南鸡犬
 
淮南鸡舐药
 
淮王宅
 
淮王鸡犬
 
瀛洲鸡犬
 
犬入五云
 
犬吠白云
 
犬吠白云间
 
犬影入云
 
举家飞升
 
舐丹鸡犬
 
舐药鼎
 
药沾鸡犬
 
鸡犬上层城
 
鸡犬不将去
 
鸡犬不留残
 
鸡犬偷仙药
 
鸡犬入云
 
鸡犬刘安
  
鸡犬登仙
 
鸡犬登天
 
鸡犬碍云关
 
鸡犬神仙
 
鸡犬云中
 
鸡犬云间
 
鸡犬飞升
  
云中鸡犬
 
云间鸡犬
 
飞鸡犬

相关人物
刘安(淮南王)


《论衡校释》卷七〈道虚〉~37~
儒书言: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此言仙药有馀,犬鸡食之,并随王而升天也。

简释

云中鸡犬:喻仙家生活。唐罗隐(广陵开元寺阁上作》:“云中鸡犬刘安过,月里留歌扬帝归。”


例句

鸡犬疑沾药,耕桑似避秦。 储嗣宗 春游望仙谷

犬入五云音信绝,凤楼凝碧悄无声。 储嗣宗 胡山

淮南鸡舐药,翻向云中飞。 李商隐 井泥四十韵

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 杜甫 滕王亭子

白鸡黄犬不将去,寂寞空馀葬时路。 杨衡 哭李象

若许移家相近住,便驱鸡犬上层城。 白居易 酬赠李炼师见招

自古圣贤放入土,淮南鸡犬驱上天。 卢仝 忆金鹅山沈山人二首之一

云中鸡犬刘安过,月里笙歌炀帝归。 罗隐 广陵开元寺阁上作

却羡淮南好鸡犬,也能终始逐刘安。 罗隐 东归别所知

云雨有归时,鸡犬无还日。 邵谒 经安容先生旧居

鸡犬偷仙药,儿童授道书。 钱起 过王舍人宅

鸡声随羽化,犬影入云看。 韦渠牟 步虚词十九首

淮王去后无鸡犬,炀帝归来葬绮罗。 韦庄 过扬州

残药沾鸡犬,灵香出凤麟。 顾况 步虚词

药将鸡犬云间试,琴许鱼龙月下听。 高骈 和王昭符进士赠洞庭赵先生

典故
怨不留
 
现鼓应鸡鸣
 
紞如五鼓
 
紞鼓留公
 
邓侯船

相关人物
邓攸


《晋书》卷九十〈良吏列传·邓攸〉~2338~
邓攸字伯道,平阳襄陵人也。……元帝以攸为太子中庶子。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攸载米之郡,俸禄无所受,唯饮吴水而已。时郡中大饥,攸表振贷,未报,乃辄开仓救之。台遣散骑常侍桓彝、虞𩦎慰劳饥人,观听善不,乃劾攸以擅出谷。俄而有诏原之。攸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后称疾去职。郡常有送迎钱数百万,攸去郡,不受一钱。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小停,夜中发去。吴人歌之曰:「紞如打五鼓,鸡鸣天欲曙。邓侯拖不留,谢令推不去。」百姓诣台乞留一岁,不听。拜侍中。岁馀,转吏部尚书。蔬食弊衣,周急振乏。性谦和,善与人交,宾无贵贱,待之若一,而颇敬媚权贵。

例句

梁国歌来晚,徐方怨不留。 高适 奉酬睢阳李太守

典故
千里不留行

相关人物
庄子


《庄子集释》卷十上〈杂篇·说剑〉~06~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馀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馀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太子何以教周,赐周千金?」太子曰:「闻夫子明圣,谨奉千金以币从者。夫子弗受,悝尚何敢言!」庄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嗔目而语难,王乃说之。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王脱白刃待之。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使太子先?」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馀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魏为脊,周、宋为镡,韩、魏为夹,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剑也。」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桀士为夹。此剑值之亦无前,举之亦无上,案之亦无下,运之亦无旁,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此诸侯之剑也。」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此庶人之剑,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其处也。唐·成玄英疏:「其剑十步杀一人,一去千里,行不留住,锐快如是,宁有敌乎!」

例句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李白 侠客行

《國語辭典》:鸡犬升天(雞犬升天)  拼音:jī quǎn shēng tiān
淮南王刘安得道升天,鸡犬吃了剩下的仙药,也随之升天。见晋。葛洪《神仙传》卷六。后比喻一个人发达得势,左右有关系的人也跟著发迹。如:「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作「鸡犬皆仙」、「鸡犬俱升」。
《國語辭典》:鸡鸣犬吠(雞鳴犬吠)  拼音:jī míng quǎn fèi
鸡啼狗叫。形容乡野田舍人群聚居的情景。《三国演义》第六○回:「鸡鸣犬吠相闻,市井闾阎不断。」也作「鸡鸣狗吠」。
《國語辭典》:鸡鸣狗吠(雞鳴狗吠)  拼音:jī míng gǒu fèi
鸡啼狗叫。形容乡野田舍人群聚居的情景。《孟子。公孙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三国志。卷一三。魏书。王朗传》:「鸡鸣狗吠,达于四境。」也作「鸡鸣犬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