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人地两疏(人地两疏)  拼音:rén dì liǎng shū
人事、地方都不熟。《官话指南。卷四。官话问答》:「我这是初到贵处,人地两疏,诸事仰仗兄台指教。」
《国语辞典》:言不谙典(言不谙典)  拼音:yán bù ān diǎn
说话遣词不熟悉经典。元。王子一《误入桃园》第三折:「则见他一时半刻,使尽了千方百计,吃紧的理不服人,言不谙典。」
《国语辞典》:五谷不升(五谷不升)  拼音:wǔ gǔ bù shēng
谷类不熟。指荒年大饥。《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谷不升,谓之大侵。」
《国语辞典》:菜鸟(菜鸟)  拼音:cài niǎo
戏称刚进入一个新环境而对诸事不熟的人。如:「他十分照顾新进的菜鸟,广受大家敬重。」也称为「呆鸟」。
《国语辞典》:外行人  拼音:wài háng rén
对某事不熟悉、无经验的人。《文明小史》第三二回:「我说句放肆话,他们这几位外行人,如何会教给学生做生意?」
《国语辞典》:生脸儿(生脸儿)  拼音:shēng liǎn ér
不熟识的面孔。
《国语辞典》:人头保(人头保)  拼音:rén tóu bǎo
志愿提供身分證及印章,为不熟识的第三者作保,称为「人头保」。
《國語辭典》:拌蒜  拼音:bàn suàn
北平方言。形容脚步踉跄的样子。因为两脚常互相碰撞,容易跌倒,走起路来,颇为吃力。用来比喻做事不顺利,技术不熟练。如:「他一喝醉酒,走起路来,就如拌蒜一样跌跌撞撞的。」
《國語辭典》:半生半熟  拼音:bàn shēng bàn shú
1.食物还未完全煮熟。如:「这些半生半熟的菜肴,令人难以下咽。」也作「半生不熟」。
2.比喻事物还未达到满意或熟悉的地步。宋。元怀《拊掌录》:「北都有妓女美色,而举止生梗,土人谓之『生张八』。……野赠之诗曰:『君为北道生张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
《漢語大詞典》:生手生脚
形容对所做的某项新工作不熟悉的样子。 端木蕻良 《鴜鹭湖的忧郁》:“他生手生脚的,心头忐忑的跳着。”
分類:不熟熟悉
《漢語大詞典》:生脚踏生地
谓初到某处,人生地不熟。 姚雪垠 《长夜》三三:“到 陕西 生脚踏生地,没根没秧的,也不会有办法。”
《國語辭典》:人地生疏  拼音:rén dì shēng shū
对当地的人事、地理环境感到陌生。《官场现形记》第六○回:「想进去望望,究竟人地生疏,不敢造次。」《情变》第六回:「这里人地生疏,样样不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