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手生
谓做事不熟练。和“手熟”相对。 鲁迅 《书信集·致曹白》:“作文要誊清,是因为不常写的缘故:手生。” 赵树理 《张来兴》:“谢谢诸位的抬举!多年不见了,做起来有点手生。”
《漢語大詞典》:伤锦(傷錦)
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子皮 欲使 尹何 为邑。 子产 曰:‘少,未知可否。’ 子皮 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子产 曰:‘不可……子有美锦,不使人学製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製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 侨 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后因以“伤锦”谓不熟习政事而出任职官必将贻误公务。 宋 王安石 《游栖霞庵约平甫至因寄》诗:“官事真伤锦,君恩更饮冰。”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李王二公书画:“自此絶意荣望,敢意字民,復在畿邑,斐然学製,寧逃伤锦之讥,旷败必矣。”
《國語辭典》:生硬  拼音:shēng yìng
1.不柔和。元。元怀《拊掌录》:「北都有妓女,美色而举止生硬。」《聊斋志异。卷二。侠女》:「然其举止生硬,毫不可干。」
2.语文生涩、不流畅。《红楼梦》第三八回:「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
《国语辞典》:生词(生词)  拼音:shēng cí
不熟识的词。如:「回去把第十课生词写两遍。」
分类:不熟熟识
《漢語大詞典》:生脸(生臉)
谓不熟识的人。如:你去见他,是个生脸儿,什么话倒都可以公开说。
分類:不熟熟识
《國語辭典》:怯生  拼音:què shēng
对陌生的人或环境感到害怕、不自在。如:「虽然是第一天上学,但她一点都不怯生,不久就和同学打成一片。」
《漢語大詞典》:饥凶(飢凶)
五谷不熟,年成很坏。飢,通“ 饥 ”。后汉书·侯霸传:“ 歆 ( 韩歆 )又证岁将飢凶,指天画地,言甚刚切,坐免归田里。” 宋 叶适 《沈仲一墓志铭》:“天行或飢凶,民利欲建置,君率先推与无疑。”
《漢語大詞典》:包瓜
酱菜的一种。将秋末不熟的甜瓜,开一方孔,取出籽、瓤,填满花生米、石花菜、苤蓝丁等,再将开孔切下之瓜皮,放回原处,用竹签管牢,放入酱中腌成。
(1).匏瓜。即葫芦。《易·姤》:“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 孔颖达 疏:“匏瓜为物,繫而不食。”
(2).比喻求官不得或不被重用的人。参见“ 匏瓜 ”。
《國語辭典》:匏瓜  拼音:páo guā
壶芦的别名。参见「壶芦」条。
《國語辭典》:生僻  拼音:shēng pì
冷僻而不常见。如:「这部作品中没有晦涩、生僻的词藻。」
《國語辭典》:陌生  拼音:mò shēng
没见过的、不认识的或不熟悉的。如:「这个人看起来很陌生,一定不是本地人。」也作「蓦生」。
《國語辭典》:夹生(夾生)  拼音:jià sheng
1.食物半生不熟。《西游记》第七七回:「再烧起火,弄得我两边俱熟,中间不夹生了。」
2.不熟练。《红楼梦》第七三回:「不过只有『学庸』、『二论』是带注背得出的。至上本《孟子》就有一半是夹生的。」
3.活生生。《西游记》第七七回:「关了亭子,却传出谣言,说唐僧已被我们夹生吃了。」
《国语辞典》:生面孔  拼音:shēng miàn kǒng
面孔生疏,表示陌生、不熟识的人。如:「今晚有位生面孔的老先生来拜访父亲。」
《漢語大詞典》:炸眼
马、驴等牲畜突然见到生人或其他不熟悉的东西而惊恐、嘶鸣或狂奔。如:毛驴炸眼直刨地儿,摇头摇尾打响鼻儿。
《漢語大詞典》:听不懂
显示无知、不熟习的。例如:听不懂这位社会科学家的行话。
《国语辞典》:熟魏生张(熟魏生张)  拼音:shú wèi shēng zhāng
比喻互不熟悉的人或妓女接待客人,不分生客熟客。参见「生张熟魏」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