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失灵(失靈)  拼音:shī líng
变得不灵敏或失去效用。如:「我犯了严重感冒,嗅觉都失灵了。」「煞车如果失灵,行车十分危险。」
《國語辭典》:沉重  拼音:chén zhòng
1.沉静庄重。《后汉书。卷三九。刘般传》:「沉重渊懿,道德博备。」
2.形容物体厚重。《水浒传》第二七回:「一者见伯伯包裹沉重,二乃怪伯伯说起风话,因此一时起意。」
3.形容心情或病势严重。《红楼梦》第一二回:「倏忽又腊尽春回,这病更又沉重。」
《漢語大詞典》:拙钝(拙鈍)
呆滞,不灵活。 唐 皎然 诗式·诗有四不:“情多而不暗,暗则蹶于拙钝。”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六:“女家酷贫,父母拙钝。” 叶圣陶 《倪焕之》三:“他似乎比较地拙钝,壮健的躯体里仿佛蕴蓄着一股野气。”
《漢語大詞典》:迟顿(遲頓)
(1).迟钝;不灵敏。汉书·翟方进传:“ 方进 年十二三,失父孤学,给事太守府为小史,号迟顿不及事,数为掾史所詈辱。” 明 文徵明 《明故嘉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毛公行状》:“会御史按试,公独后出,或誚其迟顿。” 沙汀 《困兽记》五:“她倒是个口齿迟顿、性情沉静的人。”
(2).停顿;停留。 老舍 《不成问题的问题》:“ 丁主任 不知道自己的话是说对了,还是说错了,可是不便收回或改口。迟顿了一下,还是笑着。”《红色歌谣集·夫妻唱参军》:“个个青年莫迟顿,勇敢杀敌享太平。”
《国语辞典》:死句  拼音:sǐ jù
呆板不灵活的文句。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须参活句,勿参死句。」
《國語辭典》:木然  拼音:mù rán
形容一时痴呆,不知所措的样子。如:「返家时看到住处被烧成灰烬,他木然站立,脑中一片空白。」
《漢語大詞典》:担板汉(擔板漢)
呆笨、不灵活的汉子。 宋 杨万里 《过彭泽县望渊明祠堂》诗:“不闻担板汉,曾羡采薇人。”五灯会元·南泉愿禅师法嗣·赵州从谂禅师:“饶汝从 云峯 云居 来,祗是箇担板汉。” 清 张岱 西湖梦寻·云栖:“未尝一味槁木死灰,若 宋旭 所议担板汉,真不可思议人也。”
《國語辭典》:粗硬  拼音:cū yìng
粗大生硬。如:「这幅素描线条粗硬,不够灵活。」
《漢語大詞典》:抵滞(觝滯)
迟钝;不灵活。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往时读书,自以不至觝滞,今皆顽然无復省録。” 清 刘大櫆 《赠张清少序》:“而﹝ 清少 ﹞好与贤俊交游,与之语,欣然喜,豁然胸中,畧无有觝滞。”一本作“ 抵滞 ”。
《漢語大詞典》:迟拙(遲拙)
迟笨;不灵活;缓慢。宣和书谱·孔琳之:“葢其所养豪放,耻事迟拙,故笔端流畅快徤,若不凝滞於物者。” 明 张煌言 《北征录》:“谓兵贵神速,若从水道进师,巨舰逆流,迟拙非策。”
《國語辭典》:耳背  拼音:ěr bèi
听觉不灵敏。《景德传灯录。卷八。福溪和尚》:「僧云:『师意如何?』师云:『山僧耳背。』」
分類:听觉不灵
《國語辭典》:僵直  拼音:jiāng zhí
僵硬。如:「他僵直的站在那儿,动也不动。」
《國語辭典》:粗笨  拼音:cū bèn
1.笨拙、不灵巧。《宋书。卷六二。王微传》:「小儿时尤粗笨无好,常从博士读小小章句,竟无可得,口吃不能剧读,遂绝意于寻求。」《红楼梦》第九八回:「宝丫头虽生的粗笨,心里却还是极明白的。」也作「粗笨」。
2.笨重、不精细。如:「那些粗笨的货暂时堆在仓库里了。」也作「粗笨」。
《国语辞典》:冻住(冻住)  拼音:dòng zhù
1.冻结在一起,指低温而凝固胶著。
2.指僵硬而不灵活。如:「他一听到女友发生了车祸,一张脸立刻冻住了。」
《國語辭典》:古板  拼音:gǔ bǎn
1.呆板单调、不灵活。如:「店面陈设与招牌设计太过古板,只怕不容易吸引顾客上门。」
2.固执守旧,不合时宜。如:「过于古板的思想难以跟上时代的脚步。」《儿女英雄传》第二回:「既是合安老爷那等样不合式,安老爷又是个古板的人,在他跟前没有一毫的趋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