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赵不流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三六○
赵不流,宗室士晤子。淳熙十二年由淮南转运除直秘阁,十四年除两浙运副,十五年为直龙图阁、权知临安府,十六年罢领宫祠。官至集庆军承宣使、知大宗正事。卒,追封申国公,谥孝敏。见《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九○、后妃二之一八、职官六二之二五、职官七二之五一、食货六八之八九,《宋史》卷二三一《宗室世系表》一七、卷二四七《宗室传》四《赵士晤传》附。

人物简介

维基
江和(1567年—?),字以衷,又字不流,号敬见,江西饶州府鄱阳县人。万历二十八年庚子科江西乡试第一名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进士,初任刑曹郎,钦恤关陕,多所平反,且以江右官徵官解法,易秦民累。适甘肃告警,指授方略,赖以无虞。有二帅以千金馈,俱却之。出守成都,注上考,擢滇南学政、东粤粮储参政,晋福建按察使。得赠封三世,喜曰:吾遂初矣。遂致仕归。及珰祸作,独不与,其知微如此。
《國語辭典》:呆滞(呆滯)  拼音:dāi zhì
1.迟顿、死板不灵活。如:「脸色苍白,两眼呆滞无神。」
2.不流通、不周转。如:「呆滞商品」、「避免资金呆滞」。
《國語辭典》:呆滞(獃滯)  拼音:dāi zhì
不灵活、不流通。如:「他目光呆滞地注视前方,不知在想些什么。」
《國語辭典》:川渟岳峙(川渟嶽峙)  拼音:chuān tíng yuè zhì
河川凝聚,山岳高耸。比喻人庄重严肃,品格高尚。《晋书。卷九四。隐逸传。序》:「玉辉冰洁,川渟岳峙,修至乐之道,固无疆之休。」也作「渊渟岳峙」。
《漢語大詞典》:强涩(强澀)
亦作“彊涩”。 指文字、语言等生硬不流畅。新唐书·徐彦伯传:“晚为文稍彊涩,然当时不及也。” 叶圣陶 《隔膜·绿衣》:“伊的声音更强涩,说出每一个字都有几秒时的间歇。”
《漢語大詞典》:祛瘀
中医指祛除不流通的血脉。也叫“化瘀”
《漢語大詞典》:腻滞(膩滯)
(1).滞涩,不流畅。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吴梅村诗:“无意处虽鏤金错采,终觉腻滞可厌。”
(2).指油腻而不易消化的食物。《廿载繁华梦》第十回:“ 马氏 身子平素是最孱弱的,差不多十天之内,倒有八九天身子不大舒畅,稍吃些腻滞,就乘机发起病来。”
《漢語大詞典》:内陆河(内陸河)
不流入海洋而注入内陆湖或消失在沙漠里的河流。如我国 新疆 的 塔里木河 、 青海 的 柴达木河 等。
《國語辭典》:涩脉(濇脈)  拼音:sè mài
中医上称脉象枯涩迟滞。
《国语辞典》:结结巴巴(结结巴巴)  拼音:jiē jie bā bā
1.处境艰难,勉强应付。也作「巴巴结结」。
2.形容说话不流利。《镜花缘》第八七回:「一人素有口吃毛病,说话结结巴巴,极其费事。」也作「巴巴结结」。
《國語辭典》:闷沉沉(悶沉沉)  拼音:mèn chén chén
郁闷的样子。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只道你急煎煎趱登程路,元来是闷沉沉困倚琴书。」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俗语佛源】
原为禅语,出于《五灯会元》卷十八:「问:佛未出世时如何?师曰:绝毫绝厘。曰:出世后如何?师曰:填沟填壑。曰:出与未出,相去几何?师曰:人平不语,水平不流。」谓人心平气和就不必诉说,犹如水平了就不流动。如元·柯丹丘《荆钗记》第二六出:「江风紧,海潮回,侧听邻岸鸡啼。人平不语,水平不流。」或作「水平不流,人平不语」。如《醒世恒言》卷十七:「过善愈加气恼,写一纸忤逆状子,告在县里……常言道:水平不流,人平不语。」 (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