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不沾  拼音:bù zhān
1.不亲近、不接触。如:「不沾烟酒」、「荤腥不沾」。
2.不占便宜。《红楼梦》第四五回:「你不过是亲戚的情分,白住了这里,一应大小事情又不沾他们一文半个,要走就走了。」
《分类字锦》:羽不沾水(羽不沾水)
黄庭坚 题刘将军鹅诗 箭羽不沾春水,籀文时印平沙。
分类:
《漢語大詞典》:胁不沾席(脅不沾席)
形容佛教徒勤苦修行。语本 波栗湿缚尊者 ( 胁尊者 )勤修苦行,终不以胁至席的故事。见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 明 宋濂 《桐江大师行业碑铭》:“师益加奋励,胁不沾席者数载,朝叩夕咨,所以悟疑辩惑者,无一髮遗憾。”
《国语辞典》:滴水不沾  拼音:dī shuǐ bù zhān
一滴水都不沾口。如:「绝食抗议的群众已经两天滴水不沾、粒米不进,决心抗争到底。」
《国语辞典》:滴酒不沾  拼音:dī jiǔ bù zhān
一滴酒都不沾口,表示没有喝酒的习惯或坚持不饮酒。如:「只要开车,一定要滴酒不沾。」《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二回:「座中濮固修酒量最浅,几乎滴酒不沾的,众人都请他吃。」
《漢語大詞典》:水米不沾牙
见“ 水米不黏牙 ”。
《漢語大詞典》:水米不黏牙
谓未进饮食。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那生呵,二三日来水米不黏牙。”亦作“ 水米不沾牙 ”。儒林外史第四五回:“大清早上,水米不沾牙,从你家走到这里,就是办皇差也不能这般寡剌。”
分類:进饮饮食
《國語辭典》:脚不沾地(腳不沾地)  拼音:jiǎo bù zhān dì
走路很快的样子。《红楼梦》第二○回:「那李嬷嬷脚不沾地,跟了凤姐走了。」
《國語辭典》:脚不点地(腳不點地)  拼音:jiǎo bù diǎn dì
走路很快的样子。《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两个厮赶著一路正行,行不到二三里田地,只见后面两个人脚不点地赶上前来。」《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七八个老妪、丫鬟,扯耳朵,拽胳膊,好似六贼戏弥陀一般,脚不点地,拥到新人面前。」
分類:走路飞快
《國語辭典》:绝尘(絕塵)  拼音:jué chén
1.没有灰尘。明。高濂《玉簪记》第一六出:「柏子座中焚,梅花帐绝尘,果然是冰清玉润。」
2.超脱尘世。《文选。范晔。逸民传论》:「盖录其绝尘不及,同夫作者,列之此篇。」《晋书。卷八八。孝友传。庾衮传》:「庾贤绝尘避地,超然远迹,固穷安陋。」
3.形容奔走迅速。《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4.断绝交通。《宋书。卷一○○。自序》:「间者獯猃扈横,掠剥边鄙,邮贩绝尘,坰介靡达。」
《漢語大詞典》:无泥(無泥)
(1).犹言无丸泥之固。谓难以固守。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 洛阳 未復, 函谷 无泥。旋驾 金陵 ,方膺天眷。”
(2).不沾泥土。形容洁净。 唐 杜甫 《奉答严中丞雨中见忆》诗之二:“何日雨晴云出溪,白沙青石洗无泥。” 宋 苏轼 《留题仙游潭》诗:“青潭百尺皎无泥,山木阴阴谷鸟啼。”
《國語辭典》:脱俗(脫俗)  拼音:tuō sú
不染庸俗之气。如:「他的散文写得清新脱俗。」《抱朴子。内篇。登涉》:「而近才庸夫,自许脱俗。」
《漢語大詞典》:被池
为保持被子盖在上身的一头不沾汗垢而缝上的布帛。池,边饰。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池毡:“今人被头别施帛为缘者,犹谓之被池。” 沈砺 《无题》诗:“最怯春寒透被池,残灯无力軃娇肢。”
《国语辞典》:不渐(不渐)  拼音:bù jiàn
1.不沾湿。《文选。曹植。七启》:「随波截鸿,水不渐刃。」
2.不疏导、不沟通。《文选。曹囧。六代论》:「吴楚唱谋,五国从风,兆发高祖,衅成文景,由宽之过,制急之不渐故也。」
《國語辭典》:无根水(無根水)  拼音:wú gēn shuǐ
1.初汲的井水。元。施惠《幽闺记》第二五出:「如今可牵海马到常山下吃些莽草,薄荷边饮些无根水。」
2.未沾地的雨水。《西游记》第六九回:「井中河内之水,俱是有根的。我这无根水,非此之论,乃是天上落下者,不沾地就吃,才叫做『无根水』。」
《国语辞典》:不染纤尘(不染纤尘)  拼音:bù rǎn xiān chén
不沾染丝毫的灰尘。比喻洁净无比。如:「屋子真洁净,不染纤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