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脱汗(脱汗)  拼音:tuō hàn
中医上指人生命垂危,汗出淋漓不止,如珠如油的现象。多伴有呼吸喘促、四肢冰冷、脉微欲绝等症状。也称为「绝汗」。
《漢語大詞典》:咽噱
犹嗢噱。谓读书有会心处而欢乐不止。 唐 李商隐 《樊南甲集序》:“后又两为秘省房中官,恣展古集,往往咽噱于 任 、 范 、 徐 、 庾 之间。” 清 黄宗羲 《汪氏三子诗序》:“ 周士 之诗,冲融高迈,从 开元 、 大历 诸家咽噱澄汰,别出机杼。”参见“ 嗢噱 ”。
《國語辭典》:嗢噱  拼音:wà jué
笑个不停。三国魏。曹丕〈又报钟繇书〉:「执书嗢噱,不能离手。」《聊斋志异。卷四。辛十四娘》:「生意必有佳报,而辛乃坐与嗢噱,不复有他言。」
《漢語大詞典》:躄躄
亦作“躄躄”。
(1).前进不止。 唐 李贺 《感讽》诗之二:“奇俊无少年,日车何躃躃。” 王琦 汇解:“躃躃,去而不止之意。”
(2).跛行貌。 清 朱一是 《鲁颠传》:“后有人入 杭 之 西山 ,復见 颠 曳杖躄躄行。”
《漢語大詞典》:打不住
不止;超过某个标准。例如:每人十元的伙食标准是打不住的。
不够。例如:承包这项工程,3个月是打不住的。
没打着。例如:打不住狐狸反惹一手臊。
《漢語大詞典》:阴谈鬼(陰談鬼)
指在黑灯瞎火中仍谈话不止的人。 艾芜 《欧洲的风》:“‘滚开吧,你这阴谈鬼!’这时山那面起着一声两声的枪响,大家就都自然地静下去了。”
《漢語大詞典》:众多非一(衆多非一)
谓类别甚多,不止一种。 汉 王充 论衡·四讳:“若夫曲俗微小之讳,众多非一,咸劝人为善,使人重慎。”
分類:类别不止
《漢語大詞典》:众口嚣嚣(衆口囂囂)
七嘴八舌,乱嚷乱叫。形容争辩不止。嚣嚣,喧哗。 汉 桓宽 盐铁论·遵道:“文学……道古以害今。从之,则县官用废,虚言不可实而行之;不从,文学以为非也,众口嚣嚣,不可胜听。”亦作“ 众口嘵嘵 ”。 清 黄辅辰 《戴经堂日钞》:“入署后,未刻,至内阁。大学士、九卿会议添兵筹餉,众口嘵嘵,茫无一策。”《人民日报》1953.9.22:“古今研究 屈原 的将近百家,众口哓哓,何去何从?”
《漢語大詞典》:姕姕
醉舞不止貌。说文·女部:“姕,从女,此声。曰:‘娄舞姕姕。’” 段玉裁 注:“姕姕,《诗》作傞傞。《传》曰:‘傞傞,不止也。’古此声、差声最近。”参见“ 傞傞 ”。
分類:醉舞不止
《國語辭典》:傞傞  拼音:suō suō
醉舞的样子。《诗经。小雅。宾之初筵》:「侧弁之俄,屡舞傞傞。」
《漢語大詞典》:修哀
哀而不止。晏子春秋·谏下二一:“今朽尸以留生,广爱以伤行,修哀以害性,君之失矣。”
分類:不止
《漢語大詞典》:笑不可支
形容狂笑不止。 清 沈起凤 《谐铎·垂帘论曲》:“生又按拍而歌,屏后益笑不可支。”
分類:狂笑不止
《漢語大詞典》:笑菌
一种误食后使人发笑不止的野生菌蕈。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 四明 温 台 间,山谷多产菌,然种类不一,食之间有中毒者。有僧教掘地以冷水搅之令浊,少顷取饮,皆得全活。其方自见《本草》, 陶隐居 注谓之‘地浆’。亦治枫树菌,食之笑不止,俗言笑菌者。”
《国语辞典》:林无静树(林无静树)  拼音:lín wú jìng shù
比喻万事万物的变化不止。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郭景纯诗云:『林无静树,川无停流。』」
《国语辞典》:山鸡舞镜(山鸡舞镜)  拼音:shān jī wǔ jìng
山鸡自以毛羽美丽,在水旁或镜前看到自己的影子便舞蹈不止。典出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后用以比喻顾影自怜、自我陶醉。《镜花缘》第二○回:「丹桂岩山鸡舞镜,碧梧岭孔雀开屏。」
《国语辞典》:咕咕唧唧  拼音:gū gū jī jī
1.小声说个不停的样子。《红楼梦》第七二回:「什么大事,只管咕咕唧唧的,你放心且去。」《文明小史》第四五回:「黄抚台屈指一算,嘴里又咕咕唧唧的说:『来不及,来不及。』」
2.拌嘴不止的样子。《红楼梦》第九回:「玉爱偏又听了不忿,两个人隔座咕咕唧唧的角起口来。」《红楼梦》第八四回:「自从蟠儿娶了这个不知好歹的媳妇,成日家咕咕唧唧,如今闹的也不成个人家了。」
《国语辞典》:纷争不已(纷争不已)  拼音:fēn zhēng bù yǐ
纠纷争执不止。如:「何必为了这么点芝麻绿豆的小事而纷争不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