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勿药(勿藥)  拼音:wù yào
无须医药治疗。语出《易经。无妄卦。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后指病势痊瘉。《旧唐书。卷一七○。裴度传》:「果闻勿药之喜,更俟调鼎之功,而体力未和,音容尚阻。」明。孙梅锡《琴心记》第二○出:「问医图勿药,求卜愿通神。」
《國語辭典》:上诉(上訴)  拼音:shàng sù
1.向神明、官府、上级陈述。汉。班固 东都赋:「故下人号而上诉,上帝怀而降监,乃致命乎圣皇。」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
2.法律上指不服第一审法院的判决,而向上一级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改判。
《漢語大詞典》:不率
不服从,不遵循。左传·宣公十二年:“今 郑 不率,寡君使羣臣问诸 郑 ,岂敢辱候人?” 杜预 注:“率,遵也。”南史·袁宪传:“皇太子颇不率典训, 宪 手表陈諫十条,皆援引古今,言辞切直。” 宋 曾巩 《洪范传》:“使民足於养生送死之具,然后教之;教之,不率,然后刑之。” 清 王夫之 《老庄申韩论》:“不率,则毅然以委之霸刃之锋曰,吾以使人履仁而戴义也。”
《國語辭典》:顽民(頑民)  拼音:wán mín
不服从政府命令的人民。《书经。毕命》:「毖殷顽民,迁于洛邑。」《老残游记》第七回:「小盗则随时随地无赖之徒及失业的顽民胡乱抢劫。」
《漢語大詞典》:拒命
抗命,不服从命令。太平广记卷一九○引 唐 无名氏《王氏见闻·温造》:“﹝ 梁 人﹞又惧朝廷讨伐,因团集拒命者岁餘。”新五代史·汉臣传·史弘肇:“ 高祖 建号于 太原 , 代州 王暉 拒命, 弘肇 攻破之。” 清 叶廷琯 《吹网录·陈夫人年谱》:“ 宗伯 已纳款, 宗宣 方在 桂林 拒命。”
《國語辭典》:反唇(反脣)  拼音:fǎn chún
1.动嘴唇。表示不服。《史记。卷三○。平准书》:「异与客语,客语初令下有不便者,异不应,微反唇。」
2.回嘴、反驳。《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相稽。」
《漢語大詞典》:违拒(違拒)
亦作“ 违距 ”。 违抗;不服从。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赋》序:“是岁 齐明 作相,疑论未决,密驰表疏,劝徵 慧景 ,折简而召,必不违拒。” 南朝 梁 江淹 《萧拜相国齐公十郡九锡章》:“违距以深,追增怵迫。” 元 无名氏 《谢金吾》楔子:“如有违拒者,依律论罪。” 清 陈天华 《猛回头》:“朝廷固然是不可违拒,难道説这洋人的朝廷,也不该违拒么?”
《漢語大詞典》:有扈
古国名。 夏启 立, 有扈 不服,灭之,其子孙以国为姓。故址在今 陕西省 户县 北。有,词头。书·甘誓:“ 启 与 有扈 ,战于 甘 之野。” 孔 传:“ 有扈 与 夏 同姓,恃亲而不恭。”《淮南子·齐俗训》:“昔 有扈氏 为义而亡。” 高诱 注:“ 有扈 , 夏启 之庶兄也。以 尧 舜 举贤, 禹 独与子,故伐 启 。 启 亡之。”
《國語辭典》:申诉(申訴)  拼音:shēn sù
受惩罚的人向上级机关或有关单位说明情由。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周章道路,要候执事,叩头流血,申诉冤枉。」《西游记》第三七回:「陛下,那怪倒有些神通,变作你的模样,侵佔你的乾坤,文武不能识,后妃不能晓,只有你死的明白,你何不在阴司阎王处具告,把你的屈情申诉申诉?」
《漢語大詞典》:不药(不藥)
(1).谓服药无效。 宋 王谠 唐语林·方正:“ 韩愈 病将卒,召羣僧曰:‘吾不药,今将病死矣!’”
(2).不服药。 宋 张孝祥 《踏莎行》词:“不药身轻,高谈心会,匆匆我又成归计。”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二:“一条条病了的瘟猪,说奇怪一点也不奇怪,都不药而愈,依然是上好的大肥猪了!”
《漢語大詞典》:梗化
谓顽固不服从教化。 宋 曾巩 《与王介甫第二书》:“况今之士,非有素厉之行,而为吏者,又非素择之材也。一日卒然梗化,遂欲齐之以法,岂非左右者之误,而不为无害也哉!” 元 虞集 《刷马歌》:“ 岭 南烽火乱者谁,何事至今犹梗化。” 明 宋濂 《端木府君墓志铭》:“尔曷为良民以报上德,寧梗化以自戕耶?梗化弗祥,天刑所不贷,尔其识之。”《水浒后传》第一回:“那地方原是蛮荒徼域,人民梗化,不遵法度。”
《國語辭典》:负命(負命)  拼音:fù mìng
违命。《史记。卷一。五帝本纪》:「鲧负命毁族,不可。」
《國語辭典》:咬牙  拼音:yǎo yá
1.形容极为愤怒。《红楼梦》第四八回:「平儿咬牙骂道:『都是那贾雨村,什么风村,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
2.形容忍受极大的痛苦,坚持到底或下定决心。如:「为了让病痊瘉,他咬牙忍痛接受治疗。」「只要你肯咬牙,这事儿没有不成的。」《红楼梦》第五二回:「只觉头重身轻,满眼金星乱迸,实实撑不住。若不做,又怕宝玉著急,少不得恨命咬牙挨著。」
3.计较分明、过于精明。如:「他为人向来很咬牙。」《红楼梦》第七四回:「以后凡年纪大些的,或有些咬牙难缠的,拿个错儿,撵出去配了人。」
4.严格不放松。如:「他要一咬牙,我们可就没法办了。」
5.一种睡眠中牙齿相磨的情形。多为消化不良的病象。《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一个人要吃多了,咬牙、放屁、说梦话,这三桩事可保不齐没有,还带著自己真会连影儿不知道。」
《國語辭典》:匿丧(匿喪)  拼音:nì sāng
古时的官吏,若父母丧,不向朝廷呈报丁忧者,称为「匿丧」。《六部成语注解。刑部》:「匿丧不举哀:官员闻父母之丧,即报丁忧去任。倘有隐匿而不举行者,例有重刑。」
《漢語大詞典》:顽人(頑人)
(1).愚妄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闇事宜之可否,虽企慕而不及者,顽人也。” 唐 刘知几 史通·品藻:“此乃凶险之顽人,强梁之悍妇,輒与贞烈为伍,有乖其实者焉。”
(2).不服从统治的人。北史·成淹传:“行到 朝歌 , 肃 问:‘此是何城?’ 淹 言:‘ 紂 都 朝歌城 。’ 肃 言:‘故应有 殷 之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