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抓头不是尾(抓頭不是尾)
形容慌张的样子。《三侠五义》第四三回:“一时间下人手忙脚乱,抓头不是尾,拿拿这个不好,动动那个不妥。”
分類:慌张
《漢語大詞典》:要不是
假设情况并非如此或要是没有,引导假设条件句。例如:要不是你来,我们还不知道该怎么办呢?
《国语辞典》:赔个不是(赔个不是)  拼音:péi ge bù shì
道歉、陪罪。《红楼梦》第四○回:「姥姥别恼,我给你老人家赔个不是。」
分类:道歉
《国语辞典》:没有不是(没有不是)  拼音:méi yǒu bù shì
没做错、没可怪罪。《红楼梦》第四四回:「平儿没有不是,是凤丫头拿著人家出气。」
分类:怪罪
《国语辞典》:两面不是人(两面不是人)  拼音:liǎng miàn bù shì rén
情况尴尬,无法在一件事上讨好双方。如:「他们夫妻吵架,你不要多管閒事,免得日后两面不是人。」
《国语辞典》:里外不是人(里外不是人)  拼音:lǐ wài bù shì rén
处理事务无法令任何一方满意。如:「这件事你还是别插手吧!免得到最后里外不是人,好心没好报。」
《国语辞典》:不是玩儿的(不是玩儿的)  拼音:bù shì wán ér de
不是开玩笑的。指事态严重,不可轻忽。如:「到郊外烤肉,要记得熄灭火源,如不小心酿成火灾,不是玩儿的!」
《国语辞典》:左不是,右不是  拼音:zuǒ bù shì,yòu bù shì
怎么都不对。《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一九回:「只见他又把个头儿摇两摇。天师道:『左不是,右不是,还是些甚么意思?』」
分类:不对
《国语辞典》: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拼音:bù shì nǐ sǐ,jiù shì wǒ huó
比喻双方势不两立,不能共存。如:「今日决一死战,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国语辞典》: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拼音:tiān xià wú bù shì de fù mǔ
(谚语)指所有父母对子女的用心,都是出于善意,教导不会有错。如:「虽然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但是亲子间还是以多沟通为上策。」也作「天下无不是底父母」。
《国语辞典》:家贫不是贫,路贫愁煞人(家贫不是贫,路贫愁煞人)  拼音:jiā pín bù shì pín,lù pín chóu shà rén
(谚语)家里贫困,还有办法解决;出门在外缺少盘缠,才真正急死人。《隋唐演义》第七回:「常言道:『家贫不是贫,路贫愁煞人。』叔宝一时忘怀,应了小二;及至取银,已为樊建威带去。」也作「家贫不是贫,路贫贫杀人」。
《国语辞典》:家贫不是贫,路贫贫杀人(家贫不是贫,路贫贫杀人)  拼音:jiā pín bù shì pín,lù pín pín shā rén
(谚语)家里贫困,还有办法解决;出门在外缺少盘缠,才真正急死人。《儒林外史》第二四回:「自古道:『家贫不是贫,路贫贫杀人。』你此时有钱也不服气拿出来给他,我们众人替你垫几百文,送他去罢。」也作「家贫不是贫,路贫愁煞人」。
《国语辞典》:明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随(明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随)  拼音:míng zhī bù shì bàn,shì jí qiě xiāng suí
(谚语)比喻暂时利用一下。意谓明知道对方不是伴侣,但因事情急迫,也只得暂且跟随他。《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到得草堂之上,分付杀羊备酒,与刘大娘子成亲。两口儿且是说得著。正是:明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随。」
《国语辞典》:胖子也不是一口儿吃的(胖子也不是一口儿吃的)  拼音:pàng zi yě bù shì yī kǒu ér chī de
(谚语)凡事须按部就班,不可操之过急。《红楼梦》第八四回:「贾母道:『你们时常叫他出去作诗作文,难道他都没作上来么!小孩子家慢慢的教导他。可是人家说的,胖子也不是一口儿吃的。』」
《国语辞典》:不是撑船手,休来弄竹竿(不是撑船手,休来弄竹竿)  拼音:bù shì chēng chuán shǒu,xiū lái nòng zhú gān
(谚语)对自己不懂的事情,不要冒充在行。《官场现形记》第三二回:「这个考语,还是请你尧翁代拟了罢。『不是撑船手,休来弄竹竿』,兄弟实实在在有点来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