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唏唏哈哈  拼音:xī xī hā hā
嘻笑的声音。《西游记》第五回:「四个健将,领众叩迎那大圣,哽哽咽咽大哭三声,又唏唏哈哈大笑三声。」
分類:笑声不断
《國語辭典》:探头探脑(探頭探腦)  拼音:tān tóu tān nǎo
四处张望、窥探。《水浒传》第六回:「观看之间,只见树影里一个人探头探脑,望了一望,吐了一口唾,闪入去了。」《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到得傍晚,已自在贾家门首探头探脑,恨不得就将那话儿拿下来,望门内抛了进去。」也作「探头舒脑」、「探头缩脑」。
《國語辭典》:一连气(一連氣)  拼音:yī lián qì
连续不断。如:「他一连气跑了十几圈。」
《國語辭典》:一叠声(一疊聲)  拼音:yī dié shēng
连声不停。《红楼梦》第六五回:「尤三姐一叠声又叫:『将姐姐请来,要乐,咱们四个一处同乐。』」《孽海花》第七回:「忽后梢有个老婆子,一叠声叫珠儿。」
分類:连声不断
《漢語大詞典》:一劲(一勁)
犹一直。表示持续不断。 老舍 《全家福》第二幕:“当然,虽然有那群小姑娘陪着我玩,我可是一劲儿想念妈妈。” 浩然 《石山柏》:“ 吴士先 不再吱声了,弯腰蹲在地下,一劲用铁钩子拨拉炉子里的火炭。”
《漢語大詞典》:一波才动万波随(一波纔動萬波隨)
谓一波方动,万波随之而起。喻事情开端后的不断发展变化。 宋 惠洪 《冷斋夜话·船子和尚偈》:“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纔动万波随。”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二二:“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纔动万波随。只知诗到 苏黄 尽,沧海横流却是谁?”亦省作“ 一波万波 ”。 宋 范成大 《题请息斋》之八:“冷煖旧雨今雨,是非一波万波。”
《國語辭典》:新陈代谢(新陳代謝)  拼音:xīn chén dài xiè
生物体细胞中各种化学反应的总称。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前者指细胞将简单物质转变为较复杂物质,后者指将复杂物质转变为较简单物质。二者交互作用,以维持生命所需。引申为一切事态除旧更新的过程。如:「制度的僵化,阻碍了人事的新陈代谢。」
《国语辞典》:心潮澎湃  拼音:xīn cháo pēng pài
心绪如潮水不断在撞击。形容心情非常激动。如:「他一听到这噩耗,心潮澎湃,难以平息。」
《国语辞典》:呢喃细语(呢喃细语)  拼音:ní nán xì yǔ
不断的小声说话。《歧路灯》第三五回:「及至兴官醒时哭了,绍闻听南间尚呢喃细语,呼来时,堂楼门已开了。」也作「喃喃细语」。
分类:不断声说
《国语辞典》:馁殍相望(馁殍相望)  拼音:něi piǎo xiāng wàng
饿死的人连接不断。唐。陆贽〈请减京东水运收脚价于缘边州镇储蓄军粮事宜状〉:「至使郊畿之间,烟火殆绝,都市之内,馁殍相望。」
《国语辞典》:哝哝喃喃(哝哝喃喃)  拼音:nóng nóng nán nán
声低且不断的叨念。元。乔吉〈一枝花。云髫金雀翘套。梁州第七〉曲:「不能够偷工夫恰喜喜欢欢,怕蹶撒也却忑忑忐忐,知消息早哝哝喃喃。」
《国语辞典》:目送手挥(目送手挥)  拼音:mù sòng shǒu huī
在眼睛追视著远去飞鸟的同时,手仍不断的抚弦弹琴。语本《文选。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五首之四》:「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原用以形容人能手眼并用、俯仰自得的神态。后来也用来比喻技艺精熟,能两面兼顾,挥洒自如的境界。如:「艺术的创作若经不断的磨练,总可臻情技交融,目送手挥,无所窒碍的境界。」也作「手挥目送」。
《国语辞典》:扑扑簌簌(扑扑簌簌)  拼音:pū pū sù sù
1.拟声词。形容风声。元。白朴《梧桐雨》第一折:「悄悄蹙蹙款把纱窗映,扑扑簌簌风飐珠帘影。」
2.物体轻轻的,不断的落下来。多用来形容流泪急而且多的样子。《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出》:「落叶辞柯,近睹得扑扑簌簌。」《九宫正始。商调。过曲。山坡羊》:「伤嗟!扑扑簌簌泪似麻,冤家多敢将人定害杀。」
《国语辞典》:铺霜涌雪(铺霜涌雪)  拼音:pū shuāng yǒng xuě
遍布遽积的霜雪。比喻不断快速增多。《三国演义》第一○回:「陶谦只得引兵出迎,远望操军如铺霜涌雪,中军竖起白旗二面,大书『报雠雪恨』四字。」
《国语辞典》:片刻不停  拼音:piàn kè bù tíng
1.连再短的时间都不会停顿、中止或休息。如:「日夜辛劳,片刻不停。」
2.形容一个行为、动作一直持续不断地进行。如:「钟表的时针片刻不停滴答滴答地走著。」
3.立即、马上。如:「他送了喜饼,片刻不停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