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谓脱离实际的知识分子难以成事。《文明小史》第六回:“其时幕府里也有个把懂事的人,就劝 傅知府 説:‘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无论他们没有这会事,可以不必理他,就是实有其事,且派个人去查一查,看他们到底为何作此举动,再作道理。”
《国语辞典》:无谎不成状(无谎不成状)  拼音:wú huǎng bù chéng zhuàng
(谚语)比喻誇大事实或任意诬告。《何典》第二回:「自古道:无谎不成状。正是这等干去便了。」
《国语辞典》:无谎不成媒(无谎不成媒)  拼音:wú huǎng bù chéng méi
(谚语)旧时媒人撮合亲事,往往说谎话,两头欺瞒。《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颜俊道:『常言无谎不成媒。』你与我包谎,只说十二分人才,或者该是我的姻缘,一说便就。」
《国语辞典》:单木不成林(单木不成林)  拼音:dān mù bù chéng lín
比喻独自一个人不能成事。王统照〈沉船〉:「单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困苦的日子在后头哩!」也作「独树不成林」。
《国语辞典》:生意不成仁义在(生意不成仁义在)  拼音:shēng yì bù chéng rén yì zài
(谚语)比喻虽然买卖没有做成,大家仍不伤和气。如:「生意不成仁义在,你又何必苦苦纠缠,强人所难。」
《国语辞典》:不打不成相识(不打不成相识)  拼音:bù dǎ bù chéng xiāng shì
没有经过一番冲突争执,则彼此不相认识。亦可指经过争执后,彼此反而更相知、更要好。《水浒传》第三八回:「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那吕大见王生为他受屈,王生见吕大为他辩诬,俱各致个不安,互相感激,这教做不打不成相识,以后遂不绝往来。」也作「不打不相识」、「不打不成相与」。
《国语辞典》:不打不成相与(不打不成相与)  拼音:bù dǎ bù chéng xiāng yǔ
经过争执后,彼此反而更相知、更要好。《儿女英雄传》第一六回:「今日这桩事自此一字休提,现成的戏酒,就请你们老弟兄们在此开怀痛饮,你我作一个不打不成相与的交情,好不好?」也作「不打不相识」、「不打不成相识」。
《国语辞典》:功不成,名不就  拼音:gōng bù chéng,míng bù jiù
不管功业或名利,都未有任何成就。比喻一无所成。《缀白裘。卷四。渔家乐》:「我简人同只为守著这几本破书,几年上,弄得功不成,名不就,上无片瓦,下无立锥。」
《国语辞典》:交易不成仁义在(交易不成仁义在)  拼音:jiāo yì bù chéng rén yì zài
仁义,平日交情。全句指买卖虽然没有成功,交情还是要保持的。《三侠五义》第二四回:「买卖中的规矩,交易不成仁义在,虽然木料没批,酒肴是要预备的。」
《国语辞典》:不成半器  拼音:bù chéng bàn qì
不成器、不长进、没出息。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那厮不成半器,好酒贪杯,不理家当。」元。郑廷玉《冤家债主》第二折:「小的个孩儿,吃酒赌钱,不成半器。」
《国语辞典》:不成比例  拼音:bù chéng bǐ lì
数量或大小等方面相差得很远,不能相比较。如:「政府对于黑心食品制造商的裁罚,与民众遭受的权益损失相比较,有人感觉不成比例。」
《国语辞典》:不成道理  拼音:bù chéng dào lǐ
不符合常规、事体。《红楼梦》第六二回:「若得不了一点子小事,便扬铃打鼓的乱折腾起来,不成道理。」
《国语辞典》:不成为君(不成为君)  拼音:bù chéng wéi jūn
不能完成作为君主的道理。比喻人不能完成其为人的道理。《书经。立政》:「宅乃准,兹惟后矣。」唐。孔颖达。正义:「使此三者,皆得其人,则此为君矣;言不得贤人,不成为君也。」
《国语辞典》:不成模样(不成模样)  拼音:bù chéng mú yàng
不成样子,乱七八糟。《儒林外史》第五四回:「正叫著,遇见陈木南踱了来,看见和尚仰巴叉睡在地下,不成模样。」
《國語辭典》:高不成,低不就  拼音:gāo bù chéng,dī bù jiù
高水准的做不成,低水准的则看不上。比喻不合适而难有成就。《醒世恒言。卷一七。张孝基陈留认舅》:「高不成,低不就,拣择了多少子弟,没个中意的。」也作「高不凑,低不就」、「高不辏,低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