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骄倨(驕倨)
亦作“ 骄踞 ”。 傲慢不恭。管子·白心:“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后汉书·南匈奴传论:“单于骄踞益横,内暴滋深。”旧唐书·突厥传上:“ 始毕 自恃其功,益骄踞,每遣使者至 长安 ,颇多横恣。” 宋 司马光 《程夫人墓志铭》:“夫人入门,执妇职,孝恭勤俭,族人环视之,无丝毫鞅鞅骄倨可讥訶状,由是共贤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锦瑟:“妇尤骄倨,常佣奴其夫,自享饈饌。” 章炳麟 《支那印度联合之法》:“ 清 廷於邻国,强则佞諛,弱则骄倨,此最可嗤鄙者。”
《漢語大詞典》:不龚(不龔)
不敬慎,不恭顺。龚,通“ 恭 ”。 唐 陈子昂 《谏用刑书》:“ 隋 之末代,天下犹平, 煬帝 不龚,穷毒威武,猒居皇极,自緫元戎,以百万之师观兵 辽海 ,天下始骚然矣。”新唐书·宦者传上·高力士:“ 天宝 中,边将争立功,帝尝曰:‘朕春秋高,朝廷细务付宰相,蕃夷不龚付诸将,寧不暇耶?’”
《國語辭典》:慢声(慢聲)  拼音:màn shēng
古语中一音缓读为二音,称为「慢声」。如慢声为「之乎」,急读为「诸」。
《漢語大詞典》:不孙(不孫)
(1).傲慢;不恭敬。论语·阳货:“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訐以为直者。”孙,一本作“ 逊 ”。 邢昺 疏:“孙,顺也。”大戴礼记·主言:“弟子知其不孙也。” 王聘珍 解诂:“孙,恭顺也。” 明 刘基 《郁离子·道术》:“上罔下则不亲,下罔上则不孙。”
(2).没有次序。礼记·学记:“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脩。”
《國語辭典》:辟色  拼音:bì sè
君王待己之礼逐渐疏陋,有厌己之意,则离去。《论语。宪问》:「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漢語大詞典》:踞傲
亦作“ 踞敖 ”。 傲慢不恭。踞,通“ 倨 ”。 汉 桓宽 盐铁论·结和:“今有帝名而威不信长城,反赂遗而尚踞敖,此五帝所不忍,三王所毕怒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捐贫贱之故旧,轻人士而踞傲者,骄人也。” 清 何绍基 《过岳州》诗:“见人踞傲无规矩,坐卡如斯况做官。”
分類:傲慢不恭
《漢語大詞典》:踞慢
亦作“ 踞嫚 ”。 傲慢不恭。踞,通“ 倨 ”。汉书·萧望之传:“不奉法自修,踞慢不逊攘。”北史·蠕蠕传:“ 阿那瓌 统率北方,颇为强盛…… 天平 以来,逾自踞慢。”后汉书·南匈奴传“而单于骄踞,自比 冒顿 ” 唐 李贤 注:“﹝ 冒顿 ﹞与诸夏为敌国,踞嫚无礼,窘戹 高祖 ,戏悔 吕后 。”
分類:傲慢不恭
《漢語大詞典》:慢辞(慢辭)
亦作“ 慢词 ”。 不恭敬的言词。新唐书·浑瑊传:“﹝ 朱泚 ﹞方据 乾陵 下瞰城,翠翟红袍,左右宦人趋走,宴赐拜舞,又纵慢辞戏斥天子,以为胜在景刻。”明史·外国传二·安南:“初征讨之议发自 夏言 ,帝既责 綰 ,因发怒曰:‘ 安南 事本一人倡,众皆随之,乃訕上听 言 计,共作慢词。’”
《国语辞典》:滔德  拼音:tāo dé
倨傲不恭的品行。《诗经。大雅。荡》:「天降滔德,女兴是力。」
《國語辭典》:轻倨(輕倨)  拼音:qīng jù
傲慢无理。《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只是看见娘子称呼词色之间,甚觉轻倨,不像个婆婆媳妇道理。」
分類:傲慢不恭
《漢語大詞典》:浩居
亦作“ 浩裾 ”。亦作“ 浩倨 ”。 傲倨,怠慢不恭貌。墨子·非儒下:“立命缓贫而高浩居。” 毕沅 校注:“同‘傲倨’。”墨子·非儒下:“夫儒浩居而自顺者也。” 卢文弨 校:“《晏子》外篇与此多同,‘浩居’作‘浩裾’。” 孙诒让 间诂:“居、裾,并倨之叚字。”晏子春秋·外篇下一:“彼浩裾自顺,不可以教下。”《孔子家语·三恕》:“浩倨者则不亲,就利者则无不弊。”
分類:怠慢不恭
《漢語大詞典》:倨骄(倨驕)
骄傲不恭。 汉 袁康 越绝书·吴内传:“ 尧 太子 丹朱 倨骄,怀禽兽之心。”
分類:骄傲不恭
《漢語大詞典》:黩泄(黷泄)
侮慢不恭。泄,通“ 媟 ”。韩非子·八经:“握明以问所闇,诡使以絶黷泄。”
分類:侮慢不恭
《漢語大詞典》:慠弄
谓恃才而卖弄不恭。南史·陈暄传:“ 暄 素通脱…… 后主 甚亲昵而轻侮之。尝倒县於梁,临之以刃,命使作赋,仍限以晷刻。 暄 援笔即成,不以为病,而慠弄转甚。”
分類:卖弄不恭
《國語辭典》:却之不恭(卻之不恭)  拼音:què zhī bù gōng
本指拒绝别人的邀请或赠予是不恭敬的。语本《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后多用为接受他人的馈赠或邀请时的客套话。《金瓶梅》第三九回:「迭受重礼,使小道却之不恭,受之有愧。」《文明小史》第五九回:「不怕输,只管来。但是我却之不恭,受之有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