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坚强不屈(堅强不屈)
坚毅刚强,不屈服。 洪深 《最近的个人的见解》:“甚至最难表现人生实态的建筑,也渐渐有这种坚强不屈的表现端绪呢。” 艾青 《他死在第二次》诗:“我们的生命,必须在坚强不屈的斗争中,才能冲击奋发。”
《分类字锦》:论难不屈(论难不屈)
隋书杨汪传拜国子祭酒帝令百寮就学与汪讲论天下通儒硕学多萃焉论难锋起皆不能屈帝令御史书其问答奏之省而大悦赐良马一匹
分类:师儒
《國語辭典》:临难不屈(臨難不屈)  拼音:lín nàn bù qū
面临危难而不屈服。《旧唐书。卷五八。列传。刘弘基》:「高祖嘉其临难不屈,赐其家粟帛甚厚。」
《國語辭典》:岁寒(歲寒)  拼音:suì hán
1.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比喻坚贞的节操。《资治通鉴。卷一七四。陈纪八。宣帝太建十二年》:「梁主奕叶委诚朝廷,当相与共保岁寒。」
3.比喻老年。《文选。潘岳。金谷集作诗》:「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唐。李善。注:「岁寒,喻老也。」
4.比喻事情终了、最后。《资治通鉴。卷一四三。齐纪九。东昏侯永元二年》:「江陵素畏襄阳人,又众寡不敌,取之,必不可制;就能制之,岁寒复不为朝廷所容。」元。胡三省。注:「岁寒,以喻世事终极处。」
《漢語大詞典》:不屈
不竭;不尽。老子:“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王弼 注:“故虚而不得穷屈,动而不可竭尽也。”荀子·王制:“使国家足用而财物不屈,虞师之事也。”
《國語辭典》:颉颃(頡頏)  拼音:xié háng
1.鸟飞上飞下,跳跃的样子。《文选。张衡。归田赋》:「交颈颉颃,关关嘤嘤。」《聊斋志异。卷一。王成》:「进退颉颃,相持约一伏时,玉鹑渐懈。」
2.不相上下。《晋书。卷九二。文苑传。序》:「颉颃名辈,并综采繁缛。」明。李玉《占花魁》第二三出:「性度粗疏豪放,与刘伶伯仲,阮籍颉颃。」
3.刚直傲慢。《文选。夏侯湛。东方朔画赞》:「苟出不可以直道也,颉颃以傲世。」
4.奇特的言辞。《文选。扬雄。解嘲》:「是故邹衍以颉颃而取世资。」
《漢語大詞典》:颉亢(頡亢)
见“ 頡頏 ”。
《國語辭典》:傲骨  拼音:ào gǔ
高傲不屈的气骨。宋。戴埴《鼠璞。卷上。傲骨》:「唐人言李白不能屈身,以腰间有傲骨。」
《國語辭典》:倔强(倔強)  拼音:jué jiàng
强硬不屈。《宋史。卷三六○。赵鼎传》:「桧见之曰:『此老倔强犹昔。』」《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老和尚见他说得倔强,心下好些著恼。」
《國語辭典》:平视(平視)  拼音:píng shì
目光向前直视。《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典略曰:『坐中众人咸伏,而桢独平视。』」
《國語辭典》:铁骨(鐵骨)  拼音:tiě gǔ
1.铁铸的骨架。如:「铁骨扇」。
2.比喻意志坚强不屈。如:「在此次金融风暴中,全凭所有员工的铁骨力撑,终于渡过难关。」
《漢語大詞典》:无挠(無撓)
(1).不弯曲。艺文类聚卷六八引 晋 傅玄 《相风赋》:“体正直而无挠,度径高而不倾。”
(2).比喻不屈服。晋书·何无忌传:“﹝ 无忌 ﹞乃躬执以督战。贼众云集,登舰者数十人。 无忌 辞色无挠,遂握节死之。”
《漢語大詞典》:扪膝(捫膝)
摸膝。表示不屈。魏书·贾景兴传:“后 葛荣 陷 冀州 ,为 荣 所虏,称疾不拜。 景兴 每捫膝而言曰:‘吾不负汝。’以不拜 葛荣 故也。” 宋 岳珂 桯史·八阵图诗:“﹝ 喻汝礪 ﹞ 三嵎 人, 靖康 初为祠部外郎。伪 楚 之僭,集议秘省,簪弁恇慴, 喻 独捫其膝曰:‘此膝岂易屈者哉!’即日掛冠去。於是以‘捫膝’自号。”
分類:不屈
《國語辭典》:高抗  拼音:gāo kàng
1.声调突起、高昂。《三国演义》第三五回:「琴韵清幽,音中忽起高抗之调。」
2.性情高傲。《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梁鸿传》:「恢亦高抗,终身不仕。」
《漢語大詞典》:崚崚
(1).重迭貌;突兀貌。 南朝 梁 江淹 《赤虹赋》:“水学金波,石似琼岸。错龟鳞之崚崚,绕蛟色之漫漫。” 明 袁宗道 《信阳道中即事》诗:“桥上山崚崚,桥边石齿齿。” 明 许潮 《武陵春》:“只见碧崚崚怪石撑空,翠阴阴古林蔽日。”
(2).形容人品刚正不屈。 明 王世懋 艺圃撷馀:“其后气骨崚崚,差堪旗鼓中原者,仅一 郑善夫 耳。” 清 姚莹 《论诗绝句》之四六:“ 蓉川 风气肇吾乡,骨鯁崚崚屡奏章。”
(3).形容人体瘦削。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一章:“ 卢嘉川 站在门边,静静地看着 余永泽 那瘦骨崚崚的背影。”
《國語辭典》:高傲  拼音:gāo ào
骄傲自大。如:「他个性高傲,绝不会主动认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