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5,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慅慅
局天
儳焉
蹴然
倾乱
局蹙
影影
浮心
踖踖
忡惙
螴蜳
忧惴
凶惧
颎颎
愧惶
《國語辭典》:慅慅  拼音:sāo sāo
扰动不安的样子。《隋书。卷四二。李德林传》:「军中慅慅,人情大异。」
《漢語大詞典》:局天
惶惧不安貌。 唐 王维 《谢除太子中允表》:“伏謁明主,岂不自愧于心,仰侧羣臣,亦復何施其面。跼天内省,无地自容。”
分類:惶惧不安
《漢語大詞典》:儳焉
(1).轻贱貌;不庄重貌。礼记·表记:“子曰:‘君子庄敬日强,安肆日偷。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终日。’” 郑玄 注:“儳焉,可轻贱之貌也。” 宋 孔平仲 《诗赠王从善》:“我本世畸人,儳焉顽似鄙。”
(2).引申为放纵恣肆貌。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邻交》:“然 日本 相侵之志危矣迫矣,儳焉不可终日矣。”
(3).不安宁貌。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欲事干謁,则患不能小书,困於投刺;欲学为佞,则患言訥词直,卒事不成,徒使其躬儳焉而不终日。”
(4).轻率,不慎重。广韵·去陷:“儳,轻言。” 章炳麟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谈者不深惟其利病,而儳焉以除旧布新为号,岂其智有未喻?亦騖名而不求实之过哉!”
《國語辭典》:蹴然  拼音:cù rán
恭敬的样子。《礼记。哀公问》:「孔子蹴然辟席而对曰:『仁人不过乎物,……。』」
分類:恭敬不安
《漢語大詞典》:倾乱(傾亂)
(1).扰乱;作乱。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 赵昭仪 倾乱圣朝,亲灭继嗣,家属当伏法。”后汉书·孔融传:“ 彭宠 倾乱,起自 朱浮 。”
(2).指动乱不安。后汉书·李固传:“先公正直,为 汉 忠臣,而遇朝廷倾乱, 梁冀 肆虐,令吾宗祀血食将絶。”
《漢語大詞典》:局蹙(跼蹙)
形容见识、气量以及文章意境等狭隘。朱子语类卷十八:“説得来局蹙,不恁地宽舒。”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 愈 固弗习二氏之书,尤未闻君子之道,故执词发难,局蹙不寧。”
跼蹙:亦作“ 跼踧 ”。亦作“ 跼蹴 ”。 1.徘徊不前貌。 宋 贺铸 《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诗:“老步失腾驤,短辕甘跼蹙。” 金 赵秉文 《和渊明〈饮酒〉》:“騏驥驾盐车,跼蹙困中途。” 元 耶律楚材 《过阴山再用前韵和人》:“倚云天险不易过,驌驦跼蹙追风蹄。”
(2).不安貌。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皮日休:“ 巢 ( 黄巢 )惜其才,授以翰林学士。 日休 惶恐,跼踧欲死,未能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霍女:“ 黄 跼踧不自安,而女殊坦坦。”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 琴仙 闻言,梨花白面,陡泛红霞,不胜跼踧之状。”《隋唐演义》第三六回:“若是 宝儿 心下有私,未免要惊慌,或是面红,或是跼蹴。”
《國語辭典》:影影  拼音:yǐng yǐng
1.隐约,模糊不清。《西游记》第五五回:「行者飞来后面,影影的只听见唐僧声唤。」
2.忐忑不安。《金瓶梅》第四六回:「想著前日道士打看,说我短命哩!怎的哩?说的人心里影影的。」
《漢語大詞典》:浮心
浮动不安的情绪。 唐 孟郊 《游石龙涡》诗:“日暮且迴去,浮心恨未寧。” 唐 白居易 《议井田阡陌策》:“如此则庶乎人无浮心,地无遗力,财产丰足。”
《國語辭典》:踖踖  拼音:jí jí
1.态度恭敬的样子。《诗经。小雅。楚茨》:「执爨踖踖,为俎孔硕,或燔或炙。」
2.惭愧的样子。汉。扬雄《太玄经。卷六。勤》:「次八,劳踖踖,心爽蒙柴不却。」
《漢語大詞典》:忡惙
忧虑不安貌。 三国 魏 应璩 《与西阳令孔德琰书》:“嘉麦禎祥,唯日未久,不图飞蝗,一旦至止……重云比兴,不降灵雨。丽此二灾,忧心忡惙。”
分類:忧虑不安
《漢語大詞典》:螴蜳
怵惕不安貌。庄子·外物:“有甚忧两陷而无所逃,螴蜳不得成,心若县於天地之间。” 成玄英 疏:“螴蜳,犹怵惕也。” 陆德明 释文:“ 司马 云:螴蜳,读曰忡融,言怖畏之气,忡融两溢,不安定也。”
分類:怵惕不安
《漢語大詞典》:忧惴(憂惴)
忧虑不安。旧唐书·裴延龄传:“十一年春暮,上数畋于苑中;时久旱,人情忧惴。” 宋 曾巩 《茅亭闲坐》诗:“信使忧惴息,詎无勤苦侵。”
分類:忧虑不安
《國語辭典》:凶惧(兇懼)  拼音:xiōng jù
惊扰恐惧。《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师迁焉,曹人凶惧,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后汉书。卷十九。耿弇传》:「既而收首级以示巨里城中,城中凶惧,费敢悉众亡归张步。」
《國語辭典》:颎颎(熲熲)  拼音:jiǒng jiǒng
光耀、明亮的样子。《楚辞。王逸。九思。哀岁》:「神光兮颎颎,鬼火兮萦萦。」
《漢語大詞典》:愧惶
羞惭不安。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特貺千金之币,礼当拜受,心则愧惶。” 陆诒 《慰问石牌外围守军》:“愈走到前线,我们愈感到愧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