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拼音:hǎo shì bù chū mén,è shì xíng qiān lǐ
(谚语)好事情不容易传扬,坏事情却往往传得很快。《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石城县把这件事当做新闻,沿街传说。正是『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也作「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国语辞典》:大白日里借不出个乾灯盏来(大白日里借不出个乾灯盏来)  拼音:dà bái rì lǐ jiè bù chū ge gān dēng zhǎn lái
古人点油灯,白天不点灯,灯盏上不盛油,为乾枯状。大白天借不出个乾灯盏属意外事。因用以比喻非常出人意料之外的事。《金瓶梅》第七二回:「这怎的这等生分,大白日里借不出个乾灯盏来!」
《国语辞典》: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拼音:xiù cái bù chū mén,néng zhī tiān xià shì
(谚语)比喻读书人书读得很多,知识广博,即使足不出户,也能遍知天下事。如:「现代人拜资讯发达之赐,坐守家中也可得知各种讯息。真可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野叟曝言》第一二回:「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颇怪素臣志在除奸,而身历杭城,绝不向阉孽靳仁一加访察,以为智者千虑之一失。」
《国语辞典》: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拼音:jūn zǐ jiāo jué,bù chū è shēng
(谚语)君子即使绝交,也不说一句恶言。《战国策。燕策二》:「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絜其名。」
《国语辞典》:逃不出手掌心  拼音:táo bù chū shǒu zhǎng xīn
无法脱离他人的控制。如:「你逃不出手掌心的,不要妄想逃走。」
《国语辞典》:不出材  拼音:bù chū cái
不成材、没出息。《金瓶梅》第三九回:「俺每都是刘湛儿鬼儿么?比那个不出材的?那个不是十个月养的哩!」
《國語辭典》:足不出户(足不出戶)  拼音:zú bù chū hù
待在家里,闭门自守。《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那公子却也真个足不出户,目不窥园。日就月将,功夫大进。」也作「足不出门」、「足不踰户」。
《國語辭典》:足不出门(足不出門)  拼音:zú bù chū mén
待在家里,闭门自守。《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却说苏盼奴自从赵司户去后,足不出门,一客不见,只等襄阳来音。」也作「足不出户」、「足不踰户」。
《国语辞典》:二门不出(二门不出)  拼音:èr mén bù chū
足不出户。如:「他整天大门不迈,二门不出,过著离群索居的生活。」
《国语辞典》:瞧不出  拼音:qiáo bù chū
看不出。如:「那人戴假发,又蒙著口罩,实在瞧不出是谁?」
《漢語大詞典》:狗口里生不出象牙(狗口裏生不出象牙)
见“ 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
《國語辭典》:狗口里吐不出象牙(狗口裡吐不出象牙)  拼音:gǒu kǒu li tǔ bù chū xiàng yá
(谚语)狗的嘴巴里不会吐出象牙。比喻骂人只会说坏话,说不出好听的话来。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和这等东西,有甚么好话?讲出甚么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也作「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漢語大詞典》:狗嘴吐不出象牙
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也说狗嘴长不出象牙。
《國語辭典》: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嘴裡吐不出象牙)  拼音:gǒu zuǐ li tǔ bù chū xiàng yá
(谚语)比喻人说话不中听,说不出好话。如:「小兔崽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没一句好话,少触我霉头。」也作「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國語辭典》:杜门不出(杜門不出)  拼音:dù mén bù chū
紧闭门户,不外出与人交往。《国语。晋语一》:「谗言益起,狐突杜门不出。」《晋书。卷七七。蔡谟传》:「谟既被废,杜门不出,终日讲诵,教授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