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不亮  拼音:bù liàng
1.不会光亮。如:「电灯不亮」。
2.不坦诚明晰。《文选。谢灵运。初发石首城诗》:「寸心若不亮,微命察如丝。」
分類:不亮诚信
《国语辞典》:自身照不亮  拼音:zì shēn zhào bù liàng
比喻能力有限,自顾不暇。语本清。赵翼《陔馀丛考。卷四三。成语》:「胡仲徽将应试,有富人亦就试,欲胡为助,胡曰:『吾学业有限,所谓自照一身犹未光也。』」
《漢語大詞典》:东方不亮西方亮(東方不亮西方亮)
比喻这里行不通,别的地方尚有回旋余地。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三章第二节:“ 中国 是一个大国--‘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不愁没有回旋的余地。”
《國語辭典》:宵衣  拼音:xiāo yī
1.古代妇女在助祭时穿的黑色丝服。《仪礼。士昏礼》:「姆纚笄宵衣在其右。」
2.天未明即穿衣起床。唐。许浑 秋日早朝诗:「宵衣应待绝更筹,环佩锵锵月下楼。」
《國語辭典》:宵衣旰食  拼音:xiāo yī gàn shí
天未明就披衣起床,日暮才进食。形容勤于政事。《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传下。刘蕡传》:「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唐。陆贽 兴元论解姜公辅状:「矧又时运方屯,物情犹郁,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也作「旰食宵衣」、「昃食宵衣」。
《國語辭典》:宵旰忧劳(宵旰憂勞)  拼音:xiāo gàn yōu láo
宵衣旰食,极为辛苦。比喻为国事忧劳。《明史。卷二一○。吴时来传》:「若不去嵩父子,陛下虽宵旰忧劳,边事终不可为也。」也作「宵旰焦劳」。
《國語辭典》:宵旰焦劳(宵旰焦勞)  拼音:xiāo gàn jiāo láo
宵衣旰食,極為辛苦。比喻為國事憂勞。《明史。卷一七九。章懋傳》:「此正陛下宵旰焦勞,兩宮母后同憂天下之日。」也作「宵旰憂勞」。
《國語辭典》:宵衣旰食  拼音:xiāo yī gàn shí
天未明就披衣起床,日暮才进食。形容勤于政事。《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传下。刘蕡传》:「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唐。陆贽 兴元论解姜公辅状:「矧又时运方屯,物情犹郁,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也作「旰食宵衣」、「昃食宵衣」。
《国语辞典》:昧旦晨兴(昧旦晨兴)  拼音:mèi dàn chén xīng
天不亮即起床。语出《晋书。卷九。简文帝纪》:「或白首戎阵,忠劳未叙,或行役弥久,儋石靡储,何尝不昧旦晨兴,夜分忘寝。」后比喻勤奋劳动或忧心忡忡难以入眠。
《國語辭典》:旰食宵衣  拼音:gàn shí xiāo yī
天晚了才进食,天未亮即起床穿衣。比喻勤劳忙碌。唐。陈鸿《长恨传》:「玄宗在位岁久,倦于旰食宵衣。」也作「宵衣旰食」、「昃食宵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