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挂虑(挂慮)  拼音:guà lǜ
心中系念。《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吾已知得,不必挂虑。」也作「挂念」。
《國語辭典》:挂虑(掛慮)  拼音:guà lǜ
心中系念。如:「吉人自有天相,你别太挂虑他了。」也作「挂念」。
《漢語大詞典》:无心想(無心想)
没有心思,定不下心。二刻拍案惊奇卷九:“次日,﹝ 凤生 ﹞清早起来,也无心想观看书史。”
《国语辞典》:不忍心  拼音:bù rěn xīn
1.心中怜悯,以致狠不下心。如:「看到他如此落魄,我也不忍心开口向他要债。」
2.同情、可怜。如:「这种车祸受伤的场面,让人看了非常不忍心。」
《国语辞典》:拜经楼(拜经楼)  拼音:bài jīng lóu
清吴骞的藏书楼。其藏书不下五万卷,刊有《愚谷丛书》。光绪间,吴县朱记荣重辑为《拜经楼丛书》。骞子寿照集藏书中有骞手跋者,合刊为《拜经楼题跋记》。
《国语辞典》:旱季  拼音:hàn jì
不下雨或雨水太少的季节。
《國語辭典》:无霜期(無霜期)  拼音:wú shuāng qí
每年春季最后一次降霜,到秋冬最早一次降霜间,这一段没有降霜、利于植物生长的时期,称为「无霜期」。
《漢語大詞典》:痒滋滋(癢滋滋)
形容按捺不下某种兴奋的情绪。《人民日报》1959.5.11:“老猎手心里痒滋滋的,他信得过自己百无一失的枪法。在他眼前,仿佛闪现出那将要应声倒下的猎物。”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四二:“她听到他提‘我们的计划’,使她心头痒滋滋的,他完全把她当成自家人了。”
《國語辭典》:想不开(想不開)  拼音:xiǎng bù kāi
不达观。如:「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又何必想不开呢?」
《国语辞典》:婆婆慢慢  拼音:pó pó màn màn
形容一个人行动缓慢,拿不起放不下,做事没有魄力。如:「你别再婆婆慢慢了,快点作出决定吧!」
《国语辞典》:放心不下  拼音:fàng xīn bù xià
安不下心。《三国演义》第二一回:「又不知道赵子龙如何下落,放心不下。」《文明小史》第三五回:「总觉放心不下,又想不出个缘故。」
分类:不下下心
《国语辞典》:久旱不雨  拼音:jiǔ hàn bù yǔ
长久乾旱不下雨。如:「今年夏天久旱不雨,水库蓄水不足,各地纷纷传出旱情。」
《国语辞典》:居高不下  拼音:jū gāo bù xià
处于高位而不下滑。如:「由于台风来袭,蔬果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这位民意代表勤跑基层,积极服务民众,所以民调满意度一直居高不下。」
《国语辞典》:一心挂两头(一心挂两头)  拼音:yī xīn guà liǎng tóu
对两方面的事物都惦记著,放不下心。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一八出:「媒婆,我去也不妨,只是一心挂两头,如何是好?」
《国语辞典》:八十年不下雨  拼音:bā shí nián bù xià yǔ
(歇后语)记他的好晴儿。晴音谐「情」。八十年不下雨是反语,就是没有情分可记。《醒世姻缘传》第二二回:「奶奶可是没的说,咱有地,宁只舍给别人,也不给那夥子斫了头的,八十年不下雨──记他的好晴儿。」
《国语辞典》:于心不忍(于心不忍)  拼音:yú xīn bù rěn
因内心怜悯而狠不下心作某种决断,多表示对受害者的同情。如:「他心肠软,总因于心不忍而无法拒绝别人的请求。」《官场现形记》第五七回:「这个凶手,如今无故打死了我们中国人,倘若就此轻轻放他过去,不但百姓不服;就是抚宪同职道,亦觉于心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