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3,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词典(续上)
降心下气
分类词汇
下气
桑白皮
语吃气阻
一丝两气
画龙点睛
捯气儿
气急败坏
《漢語大詞典》:降心下气(降心下氣)
虚心下气。 清 陈天华 《警世钟》:“降心下气,和那平民党维新党,同心合德,不分畛域,共图抵制外国,一切大祸可免。”
《國語辭典》:下气(下氣)  拼音:xià qì
1.平心静气。唐。韩愈 答张籍书:「若商论不能下气,或似有之,当更思而悔之耳。」《红楼梦》第九回:「宝玉又是天生成惯能作小服低,赔身下气,性情体贴,话语缠绵。」
2.中医上指放屁。
《漢語大詞典》:下气怡声(下氣怡聲)
谓和悦声气,态度恭顺。礼记·内则:“及所,下气怡声,问衣燠寒。” 韦君宜 《似水流年·乘公路汽车旅行记》:“我走上前去,下气怡声提出我的要求,说明我的情况,恳求他们帮忙,能带一带我。”
《國語辭典》:桑白皮  拼音:sāng bái pí
桑树的内层根皮。白色,可入药,具有治疗水肿、咳嗽、袪痰等的功效。
《漢語大詞典》:桑白皮线(桑白皮線)
以桑白皮纤维制成的线。缝合伤口用。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孝行:“邑人 俞浩斋 闻而过其家,视 良吉 胸间疮裂几五寸,气腾出,痛莫能言, 俞 为纳其心,以桑白皮线缝合,未及期月,已无恙矣!”参见“ 桑根线 ”。
《漢語大詞典》:语吃气阻(語吃氣阻)
谓说话结结巴巴,呼吸急促,上气不接下气。形容情绪紧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各省起义·四川光复》:“ 传善 平日甚利口,今慑於民气,语吃气阻,愿书同盟誓约,与 荣嘉 皆剪髮缴印降。”
《國語辭典》:一丝两气(一絲兩氣)  拼音:yī sī liǎng qì
比喻气息微弱,奄奄一息。《水浒传》第五二回:「面如金纸,体似枯柴。悠悠无七魄三魂,细细只一丝两气。」《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见秀童躺在板门上,七损八伤,一丝两气。」也作「一丝没两气」、「一丝两缕」。
《國語辭典》:画龙点睛(畫龍點睛)  拼音:huà lóng diǎn jīng
南朝梁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的壁上画龙,并为其中二龙点上眼睛,龙便破壁乘云飞去的故事。见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七。梁》。后用以比喻绘画、作文时在最重要之处加上一笔,使全体更加生动传神。明。张鼐〈读卓吾老子书述〉:「夫一古人之书耳,有根本者下笔鉴定,则为画龙点睛;无根本者妄意标指,则为刻舟记剑。」亦比喻做事能把握要点。《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这日安太太吩咐他给岳父母顺斋,原不过说了句『好好儿的弄点吃的』,他就这等山珍海味的小题大作起来,还可以说画龙点睛。」
《漢語大詞典》:捯气儿
指临死前呼吸急促,断断续续
由于说话又急又快而上气不接下气。例如:他说得那么快,都捯不过气来了。
《國語辭典》:气急败坏(氣急敗壞)  拼音:qì jí bài huài
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的样子。常用以形容慌张或恼怒的样子。《水浒传》第六七回:「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精忠岳传》第七一回:「忽见那些逃回军士,气急败坏,跑回营来。」也作「气急败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