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上层(上層)  拼音:shàng céng
1.上面一层或多层。《北史。卷三二。列传。崔辩》:「尝与训登楼,至上层,去地四五丈。」
2.上级、上司。如:「上层将有异动的传说纷纭,搞得底下的人人心惶惶。」
《国语辞典》:更上层楼(更上层楼)  拼音:gèng shàng céng lóu
达到更高的境界。如:「只有不断奋进,才能更上层楼。」
分类:境界
《漢語大詞典》:上层路线(上層路綫)
指专在上层机构或领导干部间周旋的作风。《人民日报》1948.1.25:“过去有些干部下乡,经常住在合作社或干部家里,使贫雇认为‘干部吃的开,穷人吃不开’。这种只接近干部不接近群众的上层路线,我们要坚决克服。”如:他这个人专走上层路线。
《漢語大詞典》:上层社会(上層社會)
指旧社会中处于优越地位的社会集团。 丁玲 《韦护》第三章:“原来就有一部分人不满意他的有礼貌的风度,说那是上层社会的绅士气派。”
《漢語大詞典》:上层建筑(上層建築)
马克思主义指建立在某种经济基础上并受其支配和制约的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的观点,以及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上的。”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地主阶级利用封建上层建筑的力量,通过改革,不断为新的社会制度的发展扫除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