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桃月  拼音:táo yuè
农历三月。
分類:农历三月
《漢語大詞典》:濯禊
古代民俗,于三月上旬巳日(后定为三月三日)在水边洗濯以祓除疾病等不祥之事。 南朝 梁 刘孝绰 《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诗:“薰祓三阳暮,濯禊元巳初。”参见“ 上巳 ”。
《國語辭典》:上巳  拼音:shàng sì
汉以前定农历的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有修禊之俗,临水洗濯,以涤除不祥。魏晋以后,则改在农历的三月三日。《续汉书志。第四。礼仪志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三月》:「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亦是此意。」
《國語辭典》:黄梅天(黃梅天)  拼音:huáng méi tiān
梅雨季节。江南每年农历四、五月间雨水极多,天气多变化,此时梅子正当黄熟,故称为「黄梅天」。《通俗常言疏證。时日。黄梅天》引《合纵记》:「我似做个黄梅天,十八变。」也称为「黄梅天」。
《國語辭典》:油花卜  拼音:yóu huā bǔ
古代于三月上巳节所做的占卜游戏。将油点入水中,依所形成的形状,做为吉凶、休咎的代表。宋。洪迈《夷坚三志己。卷四。萧县陶匠》:「萧沛土俗,多以上巳节群集郊野,倾油于溪水不流之处,用占一岁休咎,目曰油花卜。」
《國語辭典》:春假  拼音:chūn jià
学校在春季所放的假,以往通常在三月底四月初。目前日期由学校视情况自订。
《國語辭典》:缌麻服(緦麻服)  拼音:sī má fú
用细麻布制成的丧服。参见「缌麻」条。
《國語辭典》:缌麻(緦麻)  拼音:sī má
用细麻布制成的丧服。用在已出嫁的姑母、堂姊妹及族兄弟,以及表兄弟、岳父母、婿、外孙等之丧时所穿,为期三个月,为五服中最轻的一种。《仪礼。丧服礼》:「缌麻三月者。」唐。白居易 与元九书:「初应进士时,中朝无缌麻之亲,达官无半面之旧。」也称为「缌麻服」、「缌服」。
《漢語大詞典》:报葬(報葬)
谓人死后不待三月之殡而急葬。古代丧礼,大殓后须停柩待葬,为时三月。礼记·丧服小记:“报葬者报虞,三月而后卒哭。” 郑玄 注:“报读为赴疾之赴,谓不及期而葬也。” 陈澔 集说:“谓家贫或以他故不得待三月,死后即葬者。”
《漢語大詞典》:报春花(報春花)
报春花科。一年生草本。冬末春初开花,花深红、浅红或淡紫。原产我国 云南 、 贵州 。现各地均有栽培,供观赏。
《漢語大詞典》:乾律
即阳律。指十二律中的黄鐘、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汉书·律历志上:“其算法用竹,径一分,长六寸……径象乾律黄鐘之一,而长象坤吕林鐘之长。”
《国语辞典》:雨打梨花  拼音:yǔ dǎ lí huā
雨点击打在梨花上,形容暮春的景象。比喻美人的迟暮。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风袅篆烟不捲帘,雨打梨花深闭门。」
《漢語大詞典》:樱笋年光(櫻笋年光)
指阳春三月。 清 陈维嵩 《丁香结·咏竹茹》词:“樱笋年光,餳簫节候。”参见“ 樱笋时 ”。
分類:阳春三月
《漢語大詞典》:樱笋时(櫻筍時)
樱桃与春笋上市的时候。指农历三月。 唐 郑谷 《自贻》诗:“恨抛水国荷蓑雨,贫过 长安 樱笋时。” 五代 齐己 《寄倪署郎中》诗:“帝乡久别江乡住,椿笋何如樱笋时。”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方物:“ 韩致光 《湖南食含桃》诗云:‘苦笋恐难同象匕,酪浆无復莹蠙蛛。’自注云:‘ 秦中 谓三月为樱笋时。’”
《國語辭典》:乍暖还寒(乍暖還寒)  拼音:zhà nuǎn huán hán
气候冷热不定,忽冷忽热。宋。李清照 声声慢。寻寻觅觅词:「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漢語大詞典》:闲服(閒服)
谓居丧三月的简易丧制。《淮南子·要略》:“当此之时,烧不暇撌,濡不给扢,死陵者葬陵,死泽者葬泽,故节财、薄葬、閒服生焉。”
《漢語大詞典》:小清明
旧时 福建 将乐 、 归化 一带以农历三月为小清明,八月为大清明。 清 周亮工 《大清明曲》:“常岁清明兼大小,邇年亦有小清明。” 清 周亮工 闽小纪·大清明:“ 闽 将乐 、 归化 人,以三月为小清明,八月为大清明。展墓者或小废,无敢大废者。”
《国语辞典》:龙虎日子(龙虎日子)  拼音:lóng hǔ rì zi
古时以正月巳、二月亥、三月午、四月子、五月未、六月丑、七月申、八月寅、九月酉、十月卯、十一月戌、十二月辰为龙虎日。龙虎为厉神也,不宜干上制下。后以每月的寅、辰日为龙虎日。科举时代亦以寅、辰为龙虎日,择此二日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