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拼音:bīng dòng sān chǐ,fēi yī rì zhī hán
绝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就结成三尺厚的冰层。语本汉。王充《论衡。状留》:「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后比喻事况的造成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如:「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日感情的决裂,也不是一天两天所造成的。」
《国语辞典》:举头三尺有神明(举头三尺有神明)  拼音:jǔ tóu sān chǐ yǒu shén míng
(谚语)传说中每个人头上三尺处都有神明鉴察著,「举头三尺有神明」用来劝人不可做亏心事。如:「举头三尺有神明,你别再胡作非为,小心得到报应。」
《国语辞典》:尧阶蓂荚(尧阶蓂荚)  拼音:yáo jiē míng jiá
相传帝尧殿前土阶三尺,下生有蓂荚草。每逢初一,便一天生一片叶子;逢十五,则一天掉落一片叶子,依此循环不息。见《幼学琼林。卷四。花木类》。
《国语辞典》:弹子台(弹子台)  拼音:dàn zi tái
撞球游戏时,击弹子所用三尺高、绿呢面的长方台。也称为「球台」。
《國語辭典》:垂涎三尺  拼音:chuí xián sān chǐ
口水流下三尺长。形容非常贪馋或看见别人的东西极想据为己有。如:「这件清代皇宫玉器,手工精致,令他垂涎三尺。」
《漢語大詞典》:三条椽下(三條椽下)
佛寺禅堂中每人坐禅地位广三尺许,与三条屋椽的宽度大致相等,因以“三条椽下”指称禅床。禅家亦用为话头,有切近处之意。 宋 圆悟 《碧岩录》卷三:“且如山僧道:适来举拂子,且道即今在什么处?尔诸人若见得,与 莲花峯 庵主同参;其或未然,三尺椽下,七尺单前,试去参详看。”
《漢語大詞典》:三笴
谓九尺。笴,箭干,长三尺。仪礼·乡射礼:“弟子相工如初入,降自西阶阼阶下之东南堂前,三笴西面北上坐。” 郑玄 注:“笴,矢干也。” 贾公彦 疏:“案《矢人》注,矢干长三尺,是去堂九尺也。”
分類:长三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