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三尺锋(三尺鋒)
见“ 三尺青锋 ”。
《漢語大詞典》:三尺青锋(三尺青鋒)
指剑。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三折:“ 刘娘娘 不索把三尺青锋赐, 寇夫人 他自拣一搭金堦死。”亦省作“ 三尺锋 ”。雍熙乐府·粉蝶儿·归隐:“武凭三尺锋,文成半纸缄。”
分類:
《漢語大詞典》:三尺布
指酒旗。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一折:“酒店门前三尺布,人来人往图主顾。”
分類:酒旗
《漢語大詞典》:三尺令
见“ 三尺律 ”。
《漢語大詞典》:三尺律
谓法律。《汉书·朱博传》:“如太守 汉 吏,奉三尺律令以从事耳,亡奈生所言圣人道何也!” 清 钱谦益 《浙江嘉兴府推官姚钿授文林郎制》:“夫三尺律,人主所与治天下也。”亦作“ 三尺令 ”。 唐 李颀 《送马录事赴永嘉》诗:“手持三尺令,决遣如流泉。”参见“ 三尺 ”。
分類:法律
《漢語大詞典》:三尺轴(三尺軸)
指书画裱成的三尺长短的条幅。 宋 米芾 画史·论挂画:“知音求者,只作三尺横掛。三尺轴惟 宝晋斋 中掛双幅成对,长不过三尺。”
《漢語大詞典》:三尺僮
童仆。 唐 费冠卿 《闲居即事》诗:“生计唯将三尺僮,学他贤者隐墙东。”
分類:童仆
《漢語大詞典》:三尺铜(三尺銅)
指剑。 清 李渔 《风筝误·拒奸》:“纵然不向慈亲控,姊姐情今朝断送,交还你辟鬼驱邪的三尺铜。”
分類:
《分类字锦》:乌丝三尺(乌丝三尺)
霍小玉传玉取绣囊出越姬乌丝栏素叚三尺以授生生多才思援笔成章
分类:
《国语辞典》: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拼音:bīng dòng sān chǐ,fēi yī rì zhī hán
绝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就结成三尺厚的冰层。语本汉。王充《论衡。状留》:「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后比喻事况的造成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如:「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日感情的决裂,也不是一天两天所造成的。」
《国语辞典》:举头三尺有神明(举头三尺有神明)  拼音:jǔ tóu sān chǐ yǒu shén míng
(谚语)传说中每个人头上三尺处都有神明鉴察著,「举头三尺有神明」用来劝人不可做亏心事。如:「举头三尺有神明,你别再胡作非为,小心得到报应。」
《國語辭典》:喙长三尺(喙長三尺)  拼音:huì cháng sān chǐ
本指人能言善道,但不愿多言。语本《庄子。徐无鬼》:「丘愿有喙三尺。彼之谓不道之道,此之谓不言之辩,故德总乎道之所一,而言休乎知之所不知。至矣。」后比喻人强言善辩,含讥讽之意。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九。喙长三尺手重五斤》:「陆馀庆为洛州长史,善论事而缪于决判。时嘲之曰:『说事则喙长三尺,判事则手重五斤。』」
分類:善辩
《漢語大詞典》:火冒三尺
见“ 火冒三丈 ”。
《國語辭典》:火冒三丈  拼音:huǒ mào sān zhàng
形容人十分生气。如:「花钱还受罪,真教人火冒三丈。」
分類:生气
《國語辭典》:垂涎三尺  拼音:chuí xián sān chǐ
口水流下三尺长。形容非常贪馋或看见别人的东西极想据为己有。如:「这件清代皇宫玉器,手工精致,令他垂涎三尺。」
《分类字锦》:实径三尺(实径三尺)
神异经东北荒中有木高四十丈叶长五尺广三尺名曰栗其实径三尺二寸其壳赤其肉黄白味甜又东方荒中有木名曰栗其壳径三尺三寸壳刺长丈馀实径三尺
分类:
《分类字锦》:三尺二调(三尺二调)
晋书律历志勖又问和若不知律吕之义作乐音均高下清浊之调当以何名之和辞每合乐时随歌者声之清浊用笛有长短假令声浊者用三尺二笛因名曰此三尺二调也声清者用二尺九笛因名曰此二尺九调汉魏相传施行皆然
分类:
《漢語大詞典》:三尺焦桐
指琴。 汉 蔡邕 有焦尾琴,故称。 唐 李洞 《毙驴》诗:“三尺焦桐背残月,一条藜杖卓寒烟。”参见“ 三尺桐 ”。
《漢語大詞典》:三尺桐
指琴。古琴身多以桐木制成。 宋 苏轼 《戴道士得四字代作》诗:“赖此三尺桐,中有山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