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三语(三語)
(1). 晋 王衍 向 阮修 问 老 庄 与儒教异同, 修 以“将无同”三字答之,犹言该是相同吧。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后以指应对隽语。 唐 王维 《同崔傅答贤弟》诗:“更闻臺阁求三语,遥想风流第一人。” 宋 苏轼 《次韵道潜留别》:“异同更莫疑三语,物我终当付八还。”参见“ 三语掾 ”。
(2).指 宋 赵鼎 评论 邵伯温 的三句话。宋史·儒林传二·邵伯温:“ 赵鼎 少从 伯温 游,及当相,乞行追録,始赠秘阁修撰,尝表 伯温 之墓曰:‘以学行起 元祐 ,以名节居 绍圣 ,以言废於 崇寧 。’世以此三语尽 伯温 出处云。”
《國語辭典》:三语掾(三語掾)  拼音:sān yǔ yuàn
掾,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晋太尉王衍问阮修儒家与道家的异同,阮答以「将无同」三字,语意模棱两可,但却得到太尉的赏识,被聘为幕僚,世人遂称其为「三语掾」。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后多用为幕府官员的赞美词。唐。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官曹三语掾,国器万寻桢。」宋。苏轼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诗:「欲知妙湛与总持,更问江东三语掾。」
分類:王衍王戎
《漢語大詞典》:三言
(1).三句话。左传·昭公十四年:“ 平丘 之会,数其贿也,以宽 卫国 , 晋 不为暴。归 鲁 季孙 ,称其诈也,以宽 鲁国 , 晋 不为虐。 邢侯 之狱,言其贪也,以宽 鲁国 , 晋 不为颇。三言而除三恶,加三利,杀亲益荣,犹义也乎?”吕氏春秋·慎小:“ 齐桓公 即位三年,三言而天下称贤,羣臣皆説。去肉食之兽;去食粟之鸟;去丝罝之网。” 高诱 注:“是三言也。”宋史·苏轼传:“臣之所欲言者,三言而已。愿陛下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
(2).三个字。战国策·齐策一:“ 齐 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 郭靖君 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
(3).指三言诗。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三言兴於 虞 时,元首之诗是也。”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六言起於 汉 司农 谷永 ,三言起於 晋 夏侯湛 。”
(4).指 明 冯梦龙 纂辑的三种短篇小说集。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一篇:“已而有‘三言’。‘三言’云者,一曰《喻世明言》,二曰警世通言……三即《醒世恒言》。”
《漢語大詞典》:三陟
(1).诗·周南·卷耳有“陟彼崔嵬,我马虺隤”、“陟彼高冈,我马玄黄”、“陟彼砠矣,我马瘏矣”三句,故后人合称“三陟”,形容旅途辛劳。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嗟予怨行役,三陟穷晨暮。”
(2).三次升官。《魏书·常景传》:“ 柳下 三黜,不愠其色; 子文 三陟,不喜其情。”
《漢語大詞典》:中联(中聯)
指律诗的第三句至第六句,即颔联与颈联。《平山冷燕》第六回:“起句完了,中联结句尚要推敲。”
《國語辭典》:何满子(何滿子)  拼音:hé mǎn zǐ
1.人名。唐玄宗时歌者,沧州(今河北省沧县东南)人。生卒年不详。擅长作曲,歌声婉转。后因故被玄宗处死,临刑前曾作曲赎死,仍不得赦免。
2.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唐玄宗时歌者何满子临刑前所作。或作〈断肠词〉、〈河满〉、〈河满子〉。
3.曲牌名。南曲入小石调,句法与词法同。
4.诗名。唐代白居易所撰。以描述开元中沧州歌者何满子临刑所进之曲。全诗为:「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调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
《漢語大詞典》:何满(何滿)
即 何满子 。 唐 元稹 《何满子歌》:“ 何满 能歌声宛转, 天宝 年中世称罕。婴刑繫在囹圄间,下调哀音歌愤懣。梨园弟子奏 玄宗 ,一唱承恩羈网缓。便将《何满》为曲名,御谱亲题乐府纂。”参见“ 何满子 ”。
《漢語大詞典》:转句(轉句)
(1).谓诗的转韵。 晋 陆云 《与平原书》:“四言转句,以四句为佳。”
(2).绝句诗的第三句叫转句。
分類:绝句三句
《國語辭典》:快活三  拼音:kuài huó sān
1.胖子。宋。张知甫〈可书〉:「邓知刚任待制,守军器监。形貌魁伟,每以横金衒众,未尝衣衫。京师谚曰:『不著凉衫,好个金棱快活三。』盖一时目肥人为快活三也。」
2.曲牌名。北曲入中吕宫,管色配小工调或尺字调。
《国语辞典》:闵予小子(闵予小子)  拼音:mǐn yǔ xiǎo zi
《诗经。周颂》的篇名。共一章。根据〈诗序〉:「闵予小子,嗣王朝于庙也。」本章三句为:「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
《国语辞典》:十亩之间(十亩之间)  拼音:shí mǔ zhī jiān
《诗经。魏风》的篇名。共二章。根据〈诗序〉:「十亩之间,刺时也。言其国削小民无所居焉。」首章三句为:「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國語辭典》:俳句  拼音:pái jù
日本短诗,以五、七、五共三句十七音组成。原为俳谐之连歌的初句,称为「发句」。芭蕉以后成为独立的表现形态,至明治时代正冈子规改称为「俳句」。句中常出现季节性的用语,如:「古池や蛙とびこむ水の音」(松尾芭蕉作)。
《漢語大詞典》:十七字诗(十七字詩)
诽谐诗体。全诗共三句十七言,以前三句五言,末一句二言组成。末句二字点明诗的主题,多含讥讽之意。相传始於 宋 代 山东 张山人 寿 ,流行于 元祐 绍圣 间。 宋 王直方 《王直方诗话·饶次守十七字诗》:“ 龟父 先归,作一絶题于余书室…… 次守 既醒,作十七字和云:‘当时为举首,满意望龙飞。而今已报罢,且归。’盖 龟父 是年自 洪州 首荐,自今上初即位,无建试也。”参阅 宋 王闢 之渑水燕谈录卷十、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张山人诗》
《漢語大詞典》:三言之道
三句为政之道。礼记·哀公问:“公曰:‘敢问为政如之何?’ 孔子 对曰:‘夫妇别,父子亲,君臣严。三者正,则庶物从之矣。’公曰:‘寡人虽无似也,愿闻所以行三言之道。’” 孔颖达 疏:“愿闻所以行三言之道者,则上经‘夫妇别、父子亲、君臣严’是也。”
分類:三句为政